102歲老人每天看書一小時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102歲的員凌雲是遷西縣白廟子鄉西員庄村最年長的人。近日,在當地民政部門工作人員的引領下,記者見到了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
「這位是報社的記者,專程採訪您老來了。」員凌雲老人的兒子員惠森湊近父親耳旁大聲地說。在重複了幾遍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102歲的員凌雲是遷西縣白廟子鄉西員庄村最年長的人。近日,在當地民政部門工作人員的引領下,記者見到了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
「這位是報社的記者,專程採訪您老來了。」員凌雲老人的兒子員惠森湊近父親耳旁大聲地說。在重複了幾遍后,老人聽明白了,還和記者握起了手。可愛的動作把一行人全逗樂了。老人頭戴一頂藍色小帽,衣服乾淨整潔,住的房間明亮整潔,被褥整齊地疊放在床頭,水果點心都擺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老人思維很清楚,不時讓兒子給我們敬煙、遞水果。據介紹,員凌雲多年前耳朵就不太好使了,但頭腦還是很清晰的。員凌雲是土生土長的員庄村人。1937年入黨,是村裡的第一名黨員。從1948年開始,他先後擔任村會計、村庫房管理員,一直工作到1982年。在一張1960年拍攝的黑白照片中,作為庫房管理員的員凌雲正在整理馬鞍。此外,村裡員庄小學建立之初,老人也是創辦人之一。據說在抗日戰爭時期,老人多次不顧個人安危,協助八路軍運糧、運物,做了大量革命工作。
老人共有3個兒子、兩個女兒,除最小的兒子員惠勤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難,其餘的子女都健在,最小的女兒員淑英今年也已經68歲了。員凌雲如今和75歲的二兒子員惠森生活在一起。
當記者問及老人生活起居時,員惠森說,他父親多年來一直有個習慣,就是讀書,年輕時最愛看書。現在年歲大了,不比以前,但是現在每天都看書一個小時左右。老人的床頭,整齊地擺放著很多書籍和報紙,有些書的封面已經泛黃。健康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飲食,平和的心態,是老人長壽的關鍵。老人平時胃口很好,高興的時候還能喝點酒。老人在村裡人緣很好,隔三差五地就有老朋友來找他聊天,日子過得很愜意。每逢元旦、春節、重陽節的時候,當地有關部門還會來慰問,用兒子的話講:「老人生活非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