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到既健身又省錢
健身如今成為越來越多上海年輕白領度過業餘時光的首選活動,而他們健身的目的,是「為健康投資」。
當下的金融危機使滬上眾多健身房降低了身價,特別是設在城市周邊居民區里的健身會所,尤以低價高質吸引了眾多會員。
閔行區的一個別墅區內有個健身會所,游泳池、網球場、羽毛球館、乒乓球館一應俱全,跑步機、動感自行車等健身器材全部從美國進口,還有瑜伽、太極等教練為會員提供專業的輔導。
年近不惑的江先生在地鐵站看到該健身會所的宣傳資料,才知道家門口還有著這麼一家「希臘城堡式」的健身會所,去實地考察一番后他當場購買了一年的貴賓會員卡。他說:「才兩千兩百元,性價比真高。以前我在市中心一家健身房買的年卡,要六千多元呢。」
據銷售員戚先生介紹,這家健身會所目前擁有的千余名會員,基本都居住在附近地區,「會員多為三十多歲的白領,他們中有的人每天都來。」
江先生健身的目的是強壯體魄,而他的太太正好相反,她要減肥。「這正是我們的會員來健身的最主要兩個原因」戚先生笑稱。據他介紹,會所會經常安排一些課程供會員選擇,比如要減肥的可以去做「高溫瑜伽」和跳「肚皮舞」;想強壯的可以跟著節奏強烈的音樂猛踩動力自行車。
目前上海的健身會所已經遍布大街小巷,且多走「親民路線」,一些老年人也因此得以加入會員行列。五十多歲的徐先生說:「我去健身房就是踩踩踏步機,鍛煉鍛煉心肺功能。」。
據亞洲運動專業學院院長黃慎堅介紹,如今在上海這樣的中國內地一線城市,健身房的發展已走向成熟,健身已經成為這些城市裡許多人的生活方式之一。而據中國健身俱樂部調查,截至去年,中國內地已有二千七百余家健身房,比上一年增長近百分之十;會員數量達三百三十余萬,比上一年增長近兩成。
健身在中國內地已不再是一種「趕潮流」的時髦活動,用江先生的話來說,這是「對自己未來健康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