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出汗要怎麼辦
現在幾乎家家都有空調,但是愛出汗的寶寶還是特別多。
夏天可以說是因為熱,但是有的寶寶一年四季,只要一活動就大汗淋漓;有的寶寶一睡著就出汗;有的寶寶其他地方還好,就是小腳出汗多。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首先,我們要知道,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保持體表的基本濕潤和排泄廢物的一種生理功能,當體內熱量過多時,體溫升高,這時體溫調節系統就會起作用,使身體出汗,通過汗液在體表的蒸發而把多餘的熱量散失掉,使體溫降到恆定值。
汗的主要成分是水,鹽分(氯億鈉等),還有少量尿素等,都是身體的廢物,如果不出汗,寶寶很容易生病。
但是出汗過多,就可能有異常情況了。
因此,我們要了解寶寶身上的四種汗。
一、生理性出汗
1、生長汗
寶寶的皮膚含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體內生理代謝旺盛,只要一活動,體內產熱多,就需要多出汗來散發熱量,維持體溫恆定。這是正常現象,有益無害。
2、XX汗
寶寶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易XX激動,植物神經XX就會促使汗腺分泌,於是就出汗了。
3、高溫汗
天氣炎熱時,體溫與環境溫差較小,散發同樣的熱量,就需要更多的汗水,所以氣溫越高,出汗越多。
多飲水,並適量喂寶寶一些淡鹽水,可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補充體液流失。補水不及時,很容易會造成脫水。
另外,要穿寬鬆的衣服。宜選擇透氣性好、吸水性強的棉質衣料。
還有,室內通風換氣也很重要。夏天保持室內溫度在28度以下,濕度在40%~60%。
最後,要補充足夠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鋅。
因為人體中多種微量元素都通過汗液排泄,而鋅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與寶寶的生長發育,免疫功能,視覺及性發育密切相連。
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寶寶對鋅的需求量比較大,大量出汗會使鋅丟失過多,從而降低機體的免疫水平,特別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抵抗力,使感染反覆發作,進而引起體質虛弱,加重多汗,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多給寶寶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蛋、肉、肝、豆和花生等,對補鋅尤為重要。
注意,補鈣劑會阻止鋅劑在腸道的吸收,鋅劑要避免與鈣劑一同服用。
二、缺鈣性多汗
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但是維生素D無法從食物中獲得,只能通過曬太陽或者吃維生素AD。
一般,寶寶每日需要維生素D400~8D0lU,曬太陽2個小時。
維生素D缺乏,加上生長發育迅速,很容易引起缺鈣,造成佝僂病。佝僂病的寶寶,出汗以夜間睡覺以後為多。
這時候,就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如有必要,則加服鈣劑治療,同時,要注意多給寶寶吃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蛋黃、物肝、奶製品等。
另外,讓寶寶多曬太陽也很重要。
三、結核性多汗
以夜間出汗(盜汗)為特點,伴有午後低熱,面色潮紅、消瘦,食慾不振,發育遲緩。
因為缺鈣也會盜汗,因此,遇到這情況,儘快到醫院讓醫生做個PPD檢查,以確診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是結核引起的盜汗,則需要抗結核正規治療了。
四、腳上汗多
這多是由於真菌引起的。
潮濕的環境利於真菌生存,為了消滅腳部真菌,寶寶的小腳需要很好的護理。
定期洗腳,每天至少1次,之後讓腳徹底晾乾。運動后,應儘早用溫水洗腳。每次洗腳后,給寶寶換上清潔的襪子,而且最好穿棉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