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護理41例宮縮乏力性產後出血的護理體會
產後出血是常見的產科併發症之一,是引起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而產後出血又以宮縮乏力性產後出血最為常見。因此,提高護理人員的助產技術,對預防產後出血,保障產婦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現將41例確診為乏力性產後出血的觀察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科共收住經XX分娩產婦1542例,產後出血58例,占41例,是產後出血總數的70.69%.41例中初產婦36例,經產婦4例,有高危妊娠因素存在的產婦22例,產後2小時內出血占37例。
2 宮縮乏力性產後出血的診斷與處理 產後出血應及時診斷與處理。胎兒娩出后,立即將彎盤置產婦臀下,收集出血。待胎盤娩出后,檢查胎盤,胎膜完整,無軟產道損傷,進一步檢查XX收縮情況,如XX柔軟,輪廓不清,或用手按摩時,XX收縮變硬,輪廓清楚,停止按摩時,XX又復柔軟,輪廓不清,即可確定為乏力性引起的出血。一旦發生產後出血,助產人員不要驚慌,應及時採取適時而有效的方法預防及治療。如注XX宮縮劑,按摩XX等促進宮縮。
3.1 產後XX乏力性出血常為暴髮型大出血,易發生休克,一旦發生,護理人員一定要冷靜鎮定,在採取保暖、吸氧、積極促宮復的同時,報告醫師,保證搶救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立即急檢血型,采配血,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應在短時間內補足失血量。嚴密觀察產婦的脈搏,血壓,呼吸及XX復舊情況,精確測量出血,詳細作好特別護理記錄單。
3.2 出血制止,休克糾正後,應安慰產婦安靜休息,鼓勵並協助產婦進食,同時密切觀察產婦的血壓,脈搏,宮底高度,宮復情況和XX出血量,特別是產後2小時內,待產婦情況正常后,方可送回病房。
3.3 回病房后,護理人員應督促產婦及時排空膀胱,以防脹大的膀胱影響XX收縮。產後24小時內,仍應密切注意產婦的一般情況。產褥期囑產婦保持XX清潔,預防感染,注意給產婦營養豐富的飲食,糾正貧血。
4 產後出血的預防
4.1 產後出血好發於異常產及時性有併發症的孕產婦,因此,產前應認真篩選出高危孕產婦,做好監護,于分娩前做好搶救準備。
4.2 分娩期,要加強分娩監護與護理。注意產婦的休息與營養補充。加強心理護理,排空膀胱,防止產程延長,產婦衰竭導致產後XX收縮乏力。若有使用降壓,鎮靜葯時,用藥要適量,避免過量,以免影響XX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