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痔瘡的十五款食療偏方
痔瘡是常見的肛腸科疾病,很多人認為手術治療法是治療痔瘡的最佳方法,其實不然,小編介紹幾款治療痔瘡的偏方也可以有效地治療痔瘡。
阿膠30克,糯米100克,紅糖50克。先煮糯米粥,粥將成時加入阿膠、紅糖,邊煮邊攪,至阿膠融化即可。每天1次,連服5天。此方可益氣養血止血。
2.蒼耳粥
蒼耳子15克,粳米100克。先煎蒼耳子,去渣,后入米煮粥,空腹服用。此方有祛風消腫功效,適用於痔瘡下血、老人目暗不明等症。
魚肚25~50克,白砂糖50克,加水少量。同放沙鍋內隔水燉熟。每日服1次,連續服用有效。適用於痔瘡。有補腎益精、止血消腫功效。
4.牛脾粥
牛脾1具,粳米100克。將牛脾洗凈,每次用150克,細切,與米共煮粥。空腹食之。此方能健脾消積,適用於脾虛食滯,兼治痔瘡下血。
5.黑木耳餅
黑木耳5克,柿餅30克。將黑木耳泡發,柿餅切塊,同加水煮爛,食用。每日1~2次。有益氣滋陰、祛瘀止血功效,適用於痔瘡出血。
6.黃芪粥
黃芪30克,梗米100克。黃芪切成細片,加水1000毫升,煎成750毫升,去渣,入米煮粥。空腹分食。有益氣升提之功效。
7.桑仁糯米粥
桑仁100克,糯米150克。將桑仁煮取汁,和糯米同煮成粥。每日1~2次,空腹食用。此方有滋補肝腎、養血功效,適用於痔瘡下血,煩熱消瘦等症。
無花果(干品)100克,豬瘦肉200克,加水適量,放入沙鍋內,隔水燉熟,調味即可。每日服2次。此方可養胃理腸、清熱解毒,適用於痔瘡以及慢性腸炎。
鮮荸薺500克,紅糖90克。鮮荸薺洗凈,加水適量,與紅糖煮沸1小時。飲湯,也可吃荸薺,每日一次。此方有清熱養陰的功效,適用於內痔。
10.絲瓜豬瘦肉湯
絲瓜250克,豬瘦肉200克。將絲瓜切塊,豬瘦肉切片,加水適量煲湯。每日2~3次,用食鹽調味,佐膳。此方有清熱利腸、解暑除煩功效。適用於內痔便血初期。
白人蔘10克,蓮子15克,冰糖30克。將人參與去心蓮子放碗內,加水適量浸泡至透,再加入冰糖,蒸1小時左右。早晚服食。可益氣健脾。
12.金針菜糖水
金針菜100克,紅糖適量,同加水煮熟,去渣。每日早晚空腹服,連服數天。適用於痔瘡疼痛出血,有清熱利尿、養血平肝功效。
13.黃鱔湯
黃鱔100克。去內臟切段,加調料水煮。食肉飲湯。此方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之功效。適用於腸風下血。
14.蕹菜蜜汁
蕹菜2000克,蜂蜜250克。將蕹菜洗凈,切碎,搗汁。將菜汁放鍋內,先以武火,后以文火加熱煎煮濃縮,至較稠厚時加入蜂蜜,再煎至稠黏時,停火,待冷裝瓶備用。每次以沸水沖化飲用1湯匙,每日2次。此方有清熱解毒、利尿止血功效,適用於外痔。
15.黑木耳煲紅棗
黑木耳15克,紅棗20枚。將黑木耳、紅棗放瓦鍋內,加適量水煎湯。每日1次,連服數日。有養血和血止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