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有哪些臨床表現
新生兒黃疸常在小兒出生24小時后出現,第2~4天可到達高峰。有些病例的黃疸出現較晚,可在嬰兒出生近一周末開始出現,至第二周開始達到高峰,大多由藥物或樟腦丸誘發。
本病主要的臨床體征是皮膚和鞏膜發黃,貧血貌和尿色變深。肝脾大多不腫大。貧血和黃疸的程度不成比例:常見貧血是輕至中度的,而黃疸是中至重度的。
在嬰兒出生后的第二周,如果黃疸很嚴重,血膽紅素還超過20mg/dl(342μmol/l),且持續時間較長,可併發核黃疸。核黃疸即膽紅素腦病,由於血漿中過多的膽紅素能彌散入組織而損傷腦組織的豆狀核。核黃疸臨床主要表現為全身肌肉強直,角弓反張,肌肉抽搐或全身驚厥,病死率高,或者發生痴呆、下肢強直性麻痹、手及手指震顫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