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心血管› 原發性高血壓 › 查看內容

從零認識高血壓

admin2011-6-11 09:00

高血壓是世界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腦、腎等臟器的併發症,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因此提高對病的認識,對早期預防、及時治療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高血壓的定義和分類

  血壓水平和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連續XX係,以及高血壓定義的隨意性。使得不同國家特別是美國的JNC和WHO-ISH指導原則委員會對高血壓有不同的定義。為了減少混亂和為世界各地醫生提供更連貫如一的建議,WHO-ISH指導原則和委員會原則上採用JNC-VI提供的定義和分類,這一定義規定高血壓的低限為140/90mmHg,與1993年WHO-ISH指導原則中輕度高血壓的「臨界高血壓亞組」的低限相同,新的指導原則強調,在特定的病人中,決定是否降低增的高的血壓並不單獨取決於血壓水平,而是取決於對該病人整個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估計。

  所以高血壓定義為未接受抗高血藥物者其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18歲以上成人血壓水平分類見表3,選擇了「1、2、3級」,而不是JNC-VI使用的「1、2、3期」,因為「期」這個詞會有隨時間進度的意思,不一定適用於此處。除此之外,所用的數值和術語都是JNC-VI所用的。WHO-ISH以前版本所用的「輕」、「中」、「重」度,分別與「1、2、3級」相對應。廣泛使用的術語「臨界高血壓」成為1級高血壓中的一個亞組。必須強調,「輕度高血壓」雖不意味著良性預后,而只是簡單用於與血壓更重度升高相比較而言的情況。

  高血壓診斷性評估

  診斷性評估

  評估包括三方面:

  ⑴ 確定血壓水平及其它心血管病危險因素

  ⑵ 判斷高血壓的原因(明確有無繼發性高血壓)

  ⑶ 尋找靶器官損害以及相關臨床的情況

  目的是利於高血壓原因的鑒別診斷、心血管危險因素的評估,並指導診斷措施及預后判斷。所需信息來自患者的家族史、病史、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

  1 家族史和臨床病史

  要點 家族史及臨床病史採集

  1、既往血壓水平及高血壓病程

  2、繼發性高血壓的指征

  ●腎臟疾病家族史(多囊腎)

  ●腎臟疾病、尿路感染、血尿、濫用止痛藥(腎實質性疾病)

  ●藥物:口服避孕藥、甘草、生胃酮、滴鼻葯、可卡因、安非他明、類固醇、非甾體類抗炎葯、促紅細胞生長素、環孢菌素

  ●陣發性出汗、頭痛、焦慮、心悸(嗜鉻細胞瘤)

  ●陣發性肌無力和痙攣(醛固酮增多症)

  3、危險因素

  ●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個人史或家族史

  ●血脂異常的個人史或家族史

  ●糖尿病的個人史或家族史

  ●吸煙習慣

  ●飲食習慣

  ●肥胖;活動量

  ●性格

  4、器官損害癥狀

  ●腦和眼:頭痛、眩暈、視力下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感覺及運動缺失

  ●心臟:心悸、胸痛、氣短、踝部水腫

  ●腎:口渴、多尿、夜尿、血尿

  ●外周血管:肢端發冷、間歇性跛行

  5、既往降壓治療

  ●所用藥物及其療效和副作用

  6、個人、家庭和環境因素

  2 體格檢查:

  仔細的體格檢查有助於發現繼發性高血壓的線索及靶器官損害的情況。包括正確測量四肢血壓,測量體重指數( BMI ),測量腰圍及臀圍,檢查眼底,觀察有無 Cushing 面容、神經纖維瘤性皮膚斑、甲狀腺功能亢進性突眼征、下肢水腫,聽診頸動脈、胸主動脈、腹部動脈及股動脈有無雜音,甲狀腺觸診,全面的心肺檢查,檢查腹部有無腎臟擴大、腫塊,四肢動脈搏動,神經系統檢查。

  3 實驗室檢查:

  要點 實驗室檢查

  常規檢查

  ●血糖(空腹為宜)

  ●血清總膽固醇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

  ●空腹血清甘油三酯

  ●血清尿酸

  ●血清肌酐

  ●血清鉀

  ●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比容

  ●尿液分析

  ●心電圖

  推薦的檢查

  ●超聲心動圖

  ●頸動脈(和股動脈)超聲

  ●C? 反應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病人的必查項目)

  ●尿蛋白定量(如纖維試紙檢查為陽性)

  ●眼底鏡檢查(嚴重高血壓者)

  ●胸片

  進一步檢查(專業範疇)

  ●有合併症的高血壓;腦功能、心功能和腎功能檢查

  ●繼發性高血壓:測定腎素、醛固酮、皮質激素和兒茶酚胺水平;動脈造影;腎和腎上腺超聲;電腦輔助成像( CT );頭部磁共振成像

  常規檢查:

  ●血生化(鉀、空腹血糖、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尿酸、肌酐)

  ●全血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

  ●尿液分析(尿蛋白、糖和尿沉渣鏡檢)

  ●心電圖

  ●糖尿病和慢性腎病患者應每年至少查一次尿蛋白。

  推薦檢查項目:

  超聲心動圖、頸動脈和股動脈超聲、餐后血糖(當空腹血糖 ≥6.1mmol/ 或 110mg/d 時測量)、 C 反應蛋白(高敏感)、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必查項目)、尿蛋白定量(若纖維素試紙檢查為陽性者檢查此項目)、眼底檢查和胸片、睡眠呼吸監測(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對疑及繼發性高血壓者,根據需要分別進行以下檢查:血漿腎素活性、血及尿醛固酮、血及尿兒茶酚胺、動脈造影、腎和腎上腺超聲、 CT 或 MRI 。

  4 血壓測量:

  血壓測量是診斷高血壓及評估其嚴重程度的主要手段,目前主要用以下三種方法: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中醫大師一碗「二陳湯」,健脾胃、除痰濕、順六腑,打通全身氣機
  • 俗話說的「被氣胖」,是怎麼回事?
  • 早卧早起,與雞俱興
  • 可以當菜吃的9種中藥,可以治療好多病(一)
  • 人老了,養成這幾個好習慣,對健康幫助很大,容易長壽
  • 請問紅酒就是葡萄酒嗎?如果不是,二者有什麼區別?謝謝
  • 做人流要多少天??
  • 經常染頭髮會得皮膚癌嗎?
  • 毛孔異常粗大該怎麼辦
  • 這是不是懷孕了?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