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診治因人而異
正確診斷冠心病,是治療的前提。以前沒有有效的診斷技術,醫生根據病人的癥狀描述,主要憑耳朵聽,同時再做個心電圖來診斷。心電圖是通過心髒的電活動來診斷心髒的一些疾病,對心律的一些異常可能會很敏感,比如是否有早搏、心動過速、傳導阻滯等。但對心肌缺血就不是太敏感,除非病人發生過心肌梗死,或者血管堵塞非常嚴重,在靜息情況下就可以有心肌缺血的表現。一般情況下,憑心電圖很難診斷出冠心病。
後來又出現了負荷心電圖,或運動心電圖,但陽性率也只有60%多,還是有很多人診斷不出來。還有超聲心動圖、核素的心肌造影等技術,都不是很直觀。
目前,診斷冠心病或冠狀動脈堵塞的金標準是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造影是通過一條動脈血管,比如手腕處的橈動脈、手臂內側的肱動脈,最常見的是大腿根部的股動脈,將導管XX心臟,注入造影劑,使心髒的血管顯影,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冠狀動脈血管的病變情況。但冠脈造影也有缺點,就是「有創」。
冠心病的治療主要有內科保守治療、介入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三個方面。
內科保守治療,也就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應是冠心病人的首選治療方案,也是非常有效的。這幾年抗血小板藥物、降脂藥物、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有效地改善了病情,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延長了壽命。
介入治療的優點是比較直觀。如果冠狀動脈某處血管堵塞了,可以通過導管,在X線下,用一個球囊將堵塞處撐開,放入支架,堵塞的血管就暢通了。對一般性血管堵塞的冠心病患者,採用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打通血管,病人即可獲健康 ,而有些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已完全堵塞,而且斑塊伴有鈣化現象,像骨頭一樣硬,球囊無法擴張,此時就需要「鑽」出一條通道來。
外科治療也就是心臟搭橋,醫生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