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幹細胞臨床應用技術研發聯盟成立
11月1日,中美幹細胞臨床應用技術聯盟在上海正式宣布成立,聯盟成立儀式由吳孟超醫學科技基金會、上海市健康科技協會發起,卡替(上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泰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持舉辦。聯盟的成立旨在搭建研究"回答"幹細胞臨床應用問題的學術平台,為解決困擾人類重大疾病的治療提供理論和實踐基礎。
出席此次活動的嘉賓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部主任、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王紅陽教授;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口腔醫學院生物醫學系主任、口腔幹細胞發現者施松濤教授;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美國總部臨床藥理部鄭靜雯博士;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鼓樓醫院副院長、風濕免疫科主任、國內著名幹細胞專家孫凌雲教授;上海市衛計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吳宏博士;吳孟超醫學科技基金會秘書長李軍博士、常務副秘書長劉奇先生;上海市健康科技協會秘書長王正良先生以及中國首家口腔幹細胞庫負責人張建國先生等。
成立儀式開啟前,作為聯盟的總顧問吳孟超院士提前抵達現場,與王紅陽院士和施松濤教授等眾多嘉賓就幹細胞臨床應用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現場氣氛融洽。當下健康問題人人關心,尤其是對部分嚴重疾病治療技術的研究任重而道遠,而近年來幹細胞領域的研究成果為部分嚴重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國家衛計委為主導,僅2016年上半年就多次出台幹細胞臨床研究的通知及公示等,並在資金方面給予重點投入。為此,作為一家弘揚吳孟超精神、資助科學研究事業的公益性基金會,吳孟超醫學科技基金會義不容辭地引導、建立幹細胞研究的產學研聯盟,相信聯盟的成立將推動幹細胞研究向更高水平邁進。
活動開始后,多位嘉賓有感而發,他們指出各自所在的領域越來越注重幹細胞的研究,並相信中美幹細胞臨床應用技術研發聯盟成立非常之必要。來自美方首席科學家施松濤教授指出:中國的幹細胞研究需要一個平台,一個能匯聚國內外幹細胞領域頂尖科學家的平台,打造中國專有的創新研究,甚至在未來引導國際幹細胞研究方向。解決病人的問題,克服科技的問題,中美幹細胞臨床應用技術研發聯盟的成立應時應景,未來前景非常廣闊。中方首席科學家王紅陽院士也指出:幹細胞研究目前來說屬於科技的前沿,有範例也有空間,聯盟的成立對於人類健康很有意義,能做到資源共享,將先進技術轉換為臨床治療,並且推動幹細胞理論研究,這也是聯盟成立的益處,是中美科學家在未來的時間付諸努力的方向。最後,上海市衛計委醫政醫管處吳宏博士從國家以及上海市政府政策的角度為大家介紹了幹細胞研究的政策現狀,他指出:幹細胞的研究既有經濟價值,更有社會效應,國家近幾年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幹細胞研究項目,而上海也在打造"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城市,其中就包括腦科學、幹細胞研究等一批重點項目。聯盟的成立符合國家投入發展的方向,也是造福社會造福百姓的舉措,相信未來會有很好的前景和空間。
各位嘉賓的發言獲得了參會聽眾的陣陣掌聲,最後吳孟超院士宣布"中美幹細胞臨床應用技術研發聯盟正式成立"!王紅陽院士、施松濤教授與吳孟超院士共同開啟"聯盟啟動球",見證聯盟成立。
為公益而來,向科技而生!中美幹細胞臨床應用技術研發聯盟不僅僅是科研領域頂尖人才的聯盟,更是與在座聽眾和廣大百姓息息相關的聯盟。我們非常感謝各位同仁的一致努力,也真誠祝願聯盟在未來能獲得更多發展,推動科技進步,造福人類健康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