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表現預防黃疸有這些方法
對於家長來說,其在平時對於新生兒身上所出現的黃疸病癥是要多加註意的,而通過其在患兒身上的癥狀表現,還可以判斷出病情所處的階段,那麼,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表現
1、生理性黃疸
輕者呈淺黃色局限於面頸部,或波及軀幹,鞏膜亦可黃染2~3日後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復正常;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時間長達1周以上,特別是個別早產兒可持續至4周,其糞仍系黃色,尿中無膽紅素。
2、黃疸色澤
輕者呈淺花色,重者顏色較深,但皮膚紅潤黃里透紅。
3、黃疸部位
多見於軀幹、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
4、新生兒
5、早產兒
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天出現,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可延至2~4周。
新生兒黃疸預防
准媽媽如果曾經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准媽媽如果有肝炎史或曾生病理性黃疸嬰兒者,產前宜測定血中抗體及其動態變化,並採取相應預防性服藥措施。在分娩時應加強監護,產後也應對嬰兒進行嚴密的監護,一旦出現癥狀及時治療。
夫妻雙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親血型為O,父親血型為A、B或AB),或者母親RH血型呈陰性,應定期做有關血清學和羊水檢查,並在嚴密監護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兒溶血症的發生。
嬰兒出生后就應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及時了解黃疸的出現時間及消退時間,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
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后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飢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