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
孫 艷 2005-12-13 13:05:23 中華實用醫藥雜誌 2004年5月第4卷第9期
我院自2002年7月~2003年7月共收治65歲以上老年患者312例(男185例,女127例),年齡最大98歲,平均70.5歲。我們依據老年病人所患疾病的類型,分別施以相應的心理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內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與患病種類的關係見表1。
2 護理措施
2.1 對絕望和恐懼心理的患者應樹立高度責任感和同情心,不迴避矛盾,積極主動的幫助、啟發患者正視現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如患者,男,68歲,慢性肝病。入院后心理情緒極度絕望和恐懼,拒絕飲食,不配合治療。我們主動與其談心,起初他表情冷漠,不理睬,經向其家人了解,得知其有家族史且患病多年,家庭負擔重,就產生了極度絕望的心理。得知后,我們反覆開導他,勸他不要灰心絕望,要積極配合醫護,服從治療,敢於同命運抗爭等。終於緩解了患者絕望與恐懼的心理,較好的配合了醫護。
表1 本組患者的病種與心理特點
2.2 對渴求和疑問心理的患者,我們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一方面細緻介紹我們醫院高水平的醫務人員、先進的醫療設備;另一方面我們以其確診病例,向他們詳細解釋和說明,並做出確切保證,清除他們不必要疑問和顧慮。對一些預后不良者,我們堅持嚴格保密,使患者以清除顧慮,安心治療。
2.3 對依賴和寂寞心理患者,我們除做好基礎護理外,盡可能多增加與患者接觸機會,以和藹禮貌的語言和患者交流;以熱情、樂觀的表情去感召患者,滿足其依賴心理,驅除 其寂寞情緒,最終達到心身護理最佳效果。如患者,女,68歲,糖尿病繼發足跟感染。入院時身體極度虛弱,卧床不起,雖然陪護家屬很盡心,但患者仍感覺這不順那不適,心情不愉快。我們針對這一問題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帶著一種十分關切的表情與她啦家常,聽其吩咐,極力滿足她的要求,使她依賴和寂寞心理漸漸被盼望護理人員啦家常的心理所代替。此後病情漸漸好轉而出院。
作者單位:264408山東省文登高村中心醫院
(收稿日期:200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