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數據證實:化療不良反應「重女輕男」,未來或將有性別分層
作者丨Sharon
一
近日,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2018)上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接受同樣一線化療方案的女性食管胃癌患者,相比男性更容易發生不良反應和毒性,包括噁心、嘔吐、腹瀉口腔潰瘍和脫髮。
這是迄今為止調查晚期食管胃癌化療結果和毒性的性別影響的最大規模匯總分析,共納入來自英國和澳大利亞的4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涉及1654例食管胃癌患者,其中80.3%為男性,19.7%為女性。男性和女性的年齡和體力狀態相當;女性相比男性更多為胃癌(57.4% vs 34.1%)。
患者隨機接受四種化療方案之一:(1)ECF:表柔比星+順鉑+氟尿嘧啶;(2)ECX:表柔比星+順鉑+卡培他濱;(3)EOF:表柔比星+奧沙利鉑+氟尿嘧啶;(4)表柔比星+奧沙利鉑+卡培他濱。
分析發現,總體上,女性和男性之間所有級別或≥3級毒性的發生率無顯著差異(67.2% vs 62.8%;P=0.19)。
然而,女性中所有級別惡性和嘔吐發生率明顯更高(89.3% vs 78.3%;P80%)的受試者中,CRC風險更高。
三
JCO:多吃素少吃肉可降低CRC患者死亡風險
近日JCO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多吃素、少吃肉的飲食模式可能有利於延長CRC患者的生存。
該研究採用癌症預防研究Ⅱ-營養隊列數據,共納入2801例基線(1992/1993年)無癌症但在隨訪期間(至2003年6月)診斷為侵襲性、非轉移性CRC的患者。2671例受試者有CRC診斷前飲食數據,1321例受試者有診斷後飲食數據,兩組分別有1414例和722例受試者在隨訪期間死亡。
研究者採用防治高血壓飲食方法(DASH飲食)、美國癌症協會營養指南(ACS評分)、精明膳食模式(prudent dietary patterns )及西方膳食模式來評估飲食質量。
DASH飲食最初用於防止高血壓,但現在也用於其他情況,曾經蟬聯7年全球最佳飲食。DASH飲食共包括8項,推薦攝入水果、蔬菜、全穀物、低脂乳製品、豆類/種子,限制攝入飽和脂肪、鈉以及含糖飲料和食物,每項1-5分,總分(8-40分)越高飲食質量越高。
ACS評分推薦每天大量攝入水果和蔬菜,認為全穀物優於精製穀物,並限制紅肉/加工肉攝入,每項0-3分,同樣總分(0-9分)越高飲食質量越高。
精明膳食模式的特徵是大量攝入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和魚。西方膳食模式的特徵是大量攝入精製穀物、紅肉/加工肉、蛋類、固體脂肪和含鹽零食。根據37種食物的權重計算膳食模式評分。
診斷前飲食質量
分析發現,與ACS評分最低組相比,ACS評分最高組受試者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2%。ACS評分與全因死亡和CRC特異性死亡之間呈顯著的反相關關係。
而西方膳食模式評分最高的1/4受試者相比評分最低的1/4受試者,全因死亡風險升高30%。
診斷後飲食質量
較高的診斷後DASH、ACS評分和精明膳食模式評分與較低的全因死亡率顯著相關。
與DASH、ACS評分和精明膳食模式評分最低者相比,評分最高者的全因死亡風險分別降低21%、38%和28%。
此外,DASH和ACS評分與CRC特異性死亡風險之間呈反相關,而西方膳食模式評分與CRC特異性死亡風險之間呈顯著正相關。與ACS評分最低者相比,評分最高者的CRC死亡風險降低65%,其他原因死亡風險降低41%。
精明飲食模式雖然與CRC特異性死亡風險無關,但與其他原因死亡風險之間呈顯著反相關關係。
診斷前後飲食質量改變
研究還發現,雖然對於DASH、ACS評分和精明膳食模式,與診斷CRC前後飲食質量均較低者(低/低組)相比,診斷前飲食質量低但診斷後飲食質量高者(低/高組)以及診斷前後飲食質量均高者(高/高組)的全因死亡和CRC特異性死亡風險未顯著降低,但觀察到下降的趨勢(HR始終小於1)。
與之相反,與診斷前後西方膳食模式評分均較低者相比,診斷前或者診斷後西方膳食模式評分較高者的全因死亡和CRC特異性死亡風險均升高。
該研究表明,飲食質量可能有助於改善CRC患者的預后。即使是在CRC診斷前飲食質量較低的患者,在CRC診斷後維持高質量飲食,也可能降低死亡風險。結合幾種飲食模式,該研究推薦多攝入植物性食物和纖維,並限制紅肉/加工肉和含糖食物的攝入。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