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腹膜轉移患者,如何獲得長期生存?
在剛剛結束的CSCO年會上,來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熊斌教授為我們介紹了HIPEC+CRS療法在結直腸癌腹膜轉移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結直腸癌腹膜轉移的發病特點
★ 發生率高:
★ 診斷滯后:
★ 臨床癥狀重:
★ 治療困難,預后差:
結直腸癌腹膜轉移治療重要模式:HIPEC+CRS
CRS:細胞減滅術;HIPEC:腹腔熱灌注化療;NIPS:術前新輔助腹腔與全身聯合化療
多學科綜合治療是結直腸癌腹膜轉移的標準治療模式。在治療手段的選擇方面,目前認為HIPEC(腹腔熱灌注化療)聯合細胞減滅術(CRS)在結直腸癌腹膜轉移的治療中有重要作用。既往回顧性研究發現,兩者的配合使用可以使早期轉移的患者獲得長期生存。
HIPEC的優勢
葯代動力學優勢:由於存在「腹膜血漿屏障」限制了腹膜對大分子藥物的吸收,使腹腔內藥物濃度較高外周血藥物濃度相對較低。
熱療具有直接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同時熱療與化療藥物協同抗腫瘤作用灌洗具有機械沖刷作用,可提高治療效果。
HIPEC+CRS療法國外探索
1. 一項來自荷蘭的III期前瞻性研究
研究于1998年-2002年共入組105例年齡50分,估計生存時間>8周),其中研究組(CRS+HIPEC)33例,對照組(CRS)29例。HIPEC方案:順鉑120mg+絲裂霉素(MMC)30mg 6L, 43±0.5℃,90min。主要終點為OS。
研究結果顯示:CRS+HIPEC組患者累計生存時長優於單純CRS組患者。
HIPEC+CRS:療法選擇目前共識
PCI評分與HIPEC+CRS 治療的選擇
PCI評分>20結直腸癌腹膜轉移患者不適合行HIPEC+CRS 治療。
PCI評分≤20根據原發灶的分期、腫瘤學類型、腹水情況、腫瘤累及範圍進行評估。
PCI評分15-20,如腫瘤累積範圍較大,則需要進行轉化治療,如累及範圍較小則適合行HIPEC+CRS。
PCI評分<15分,推薦行HIPEC+CRS。
上消化道碘水造影的輔助作用
由於PCI評分在術前無法得知,因而推薦患者治療前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並可根據小腸的腫瘤受累情況選擇是否行HIPEC+CRS。
小腸功能基本正常則適合行HIPEC+CRS。
小腸無功能則不適宜行HIPEC+CRS。
目前的研究認為HIPEC+CRS在結直腸癌腹膜轉移的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應用可使部分患者獲得長期生存。但關於該療法的適宜患者人群選擇目前仍存在爭議及不明確之處,一般推薦PCI評分<20為其適宜條件,未來該療法仍需要前瞻性研究結論及高質量研究證據來提供指導意見。
以上內容僅授權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