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管控危機四伏!老年內科專家:血脂異常需要好好調
高血脂是困擾現代人的一種疾病,然而,早期血脂異常者往往無明顯癥狀,但它對血管的損害卻是長期的、隱匿的。因此高脂血症被稱為「隱形殺手」。
該如何應對?
今天,健康網請來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老年內科主任,讓她來聊一聊血脂異常的正確應對之道。
被視而不見的膽固醇升高
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應積極干預。一般情況下,血脂檢測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然而,在臨床診斷的過程中,很多患者最重視的是甘油三酯高不高,但是對膽固醇的升高卻視而不見。
殊不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與動脈粥樣硬化事件、斑塊進展關係最密切,是干預的首要目標。
根據國內外血脂防治指南推薦,應該根據心血管危險分層確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目標水平,比如,對於已經得過心梗、腦梗的心血管病患者來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至少要降到1.8mmol/L以下。
血脂異常不能盲目用藥
血脂異常的患者,調脂治療要長期堅持,不應該盲目使用大劑量他汀,以避免副作用。
有急性冠脈綜合征、穩定性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疾病的患者均屬於極高危人群,希望儘快把他們的血脂降下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要求降到1.8mmol/L以下,常需要強效或中等劑量的他汀治療。
對於非高危人群,多根據合併的心血管危險因素確定是否需要使用調脂藥物,在獲益超過風險時使用調脂藥物,同時監測藥物不良反應,兼顧有效性和安全性。
患者切忌擅自停葯
很多患者覺得,經過生活方式和調脂藥物的調整,將血脂維持在正常範圍就可以停葯了。他們主要擔心長期用藥的副作用,因此常常擅自停葯。其實,調脂藥物應堅持長期服用,甚至是終身服藥,停葯后血脂異常會重新出現,甚至導致心血管事件,例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
如果出現調脂藥物副作用,可以降低劑量或者是換用可耐受的不同他汀。
例如,血脂康是粳米經紅曲菌發酵而成,含有洛伐他汀等13種同系物,擁有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使心肌梗死人群獲益的大規模臨床研究證據,也可以成為輕中度膽固醇升高患者或者是他汀不耐受患者的選擇。
服用調脂藥物的患者,更需要按照專家建議的時間段去醫院複查,監測血脂是否得到良好控制、是否存在藥物不良反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