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uuuwell.com 2020-11-21 12:53
32歲的張曦(化名)來到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時,整個人已經非常消瘦,眼眶完全凹進去,臉色滿是憔悴,接診的醫生問他情況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勁兒的說著肚子痛,吃不下東西就連喝口水都難以下咽。
聽著張曦描述的哽噎感,醫生的腦海里閃過一個不好的詞―「食道癌」,果不其然,經過內鏡檢查,張曦被確診為食道癌,整個食道已經爛的一塌糊塗,癌細胞也從食道轉移到了骨頭。
這樣的情況,已經說明一被發現,張曦就已經到了食道癌晚期,失去了手術的機會,雖然醫生們依然努力救治,可張曦的情況一天比一天惡劣,腹部的積水增多,連化療也無法進去,直到最後,張曦的肚子鼓的像氣球一樣,只能依靠輸液進行營養支持……
在與病魔抗爭3個月后,張曦不幸離世,而就在離世后的1個月,張曦的家人又有兩位被發現患上了食道癌,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據統計,全球每年因食道癌去世的患者中,中國人佔了一半,更可怕的是,原本多發於50-70歲的食道癌,漸漸「年輕化」了,廣東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長傅劍華教授不久前就給一位才20歲出頭的小夥子做了食道癌切除手術:「才剛畢業,平時抽煙喝酒很猛,還愛吃太燙、腌制的食物,嚴重損壞了食管的黏膜。好在手術及時,還能保住食道。」
食道癌年輕化的背後原因?
實在是太嚇人,才32歲的年紀,從發現食道癌到離世才短短3個月!那麼一直被認為中老年才高發的癌症為什麼會出現「年輕化」呢?
專家表示,除了不可抗拒的遺傳、生活環境等相關因素外,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是導致年輕人患食道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國食道癌高發地區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年輕的食道癌患者中,絕大多數有喜好熱食、硬食、快食和腌制食品的習慣,而這些恰恰都是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因素。
據悉,吃過燙、過於粗糙的食物(例如火鍋、麻辣燙)容易在通過食管時,燙傷或擦傷食管黏膜上皮,使之出現破損、潰爛、出血等,偶爾幾次還行,長期以往,黏膜上皮反覆增生、修復,容易出現功能不正常的異型細胞,誘發癌變。
此外,在年輕人喜歡的腌制食物、燒烤、熏制食品以及油炸食品中,含有亞硝酸胺類化合物,「偶爾吃一次還好,一直吃,這種情況下食道癌發生的幾率就變高了!。」傅劍華說道。
不僅熱、辣、燙的食物會增加癌變幾率,同時吸煙、喝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讓食道癌的患病率飆升,尤其是酒精,年輕人常常一口悶、或者混著喝,很容易導致食道粘膜出現燒傷的現象,埋下癌變的種子。
食道癌要想早發現,你得做到這幾件事!
食道癌難治的原因在於,早期食道癌的癥狀並不明顯,且間斷性發作,非常容易被患者忽略,像吞咽時偶有梗咽感、食物通過緩慢、咽部乾燥、胸骨疼痛或胸悶,都可能是食道癌的早期的徵兆。
但很多人會誤以為是「上火」或者「咽炎」引起,隨便吃點葯應付了事,傅教授表示,等到真正吃不下東西、消瘦、嘔血才去就診,往往已經是晚期了。
因此,建議市民,一旦出現吞咽不適感,就要高度警惕,最好去醫院進行內鏡檢查,平時為預防食道癌的發生,專家建議:
2、盡量不吃偏硬、過熱、過燙和刺激性的食物,改變進食過快的習慣。
3、可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
4、最好定期檢查食管,尤其是有胃病、食管炎病史的患者,每年需做一次胃鏡檢查。
健康網(www..net)獨家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