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機體發揮
過濾代謝作用的重要
器官,
腎病治療過程中,所用到的
藥物90%以
上都需經腎臟過濾后最終將「
毒素」隨
尿液代謝出體外,以規避掉腎
功能受到藥物
損害。多種藥物的
聯合應用,會增強治療的
效果,對長期維持
腎功能穩定更有益。但由於部分
患者已經出現腎功能實質性
損傷,
腎小球濾過率明顯下降,
用藥的安全性也成為了不得不重視的問題。經常有些患者遇到這樣的問題:吃了一段
時間葯,
肌酐不降怎麼反而上升了?尤其是已發生
腎功能不全,處於腎病中
後期的患者,有時候會出現這類問題。導致肌酐升高的
因素之一就是
藥物吸收問題。有些藥物本身
存在升高肌酐的
副作用,再加上腎臟代謝差,就會導致肌酐短暫的升高。
維生素C:增加
急性腎衰竭風險部分患者在
腎功能受損后,由於服用藥物加上
飲食的管理,往往會出現
維生素缺乏。為保證
免疫力的穩定,則需要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
維生素C是其中之一。有些患者覺得多補點總沒錯,在補給量上往往容易超標。攝入太多維生素C,在
體內會轉化為
草酸,導致草酸的蓄積,腎臟不能及時排出,轉化為草酸高
結晶,很容易引起
腎結石的發生。此外,腎結石會加重腎功能的損傷,導致
腎小球濾過率的下降,引起肌酐稍微升高。此外,腎結石
處理不好會引起急性腎衰竭,草酸結晶還會引起
腎小管間質性損害,導致肌酐迅速升高。對
病情的穩定十分不利。很多人覺得有些含維生素C的
保健品,多吃點沒什麼。必須
注意,維生素C本質上屬於藥物,穿著保健品的「外衣」更不能多吃。沙坦、普利類:升肌酐也能護腎這兩類
藥物作用機制類似,均為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類,通過
抑制血管緊張素來
平穩血壓。此外,還可以
改善腎小球內
高壓,減緩腎小球
基底膜通透性,起到降低
尿蛋白、延緩腎功能
發展的雙重作用,是比較難得的護腎藥物。「美中不足」的是它也具有升高
血肌酐、血鉀的副作用,因此常被人詬病。多項研究表明,沙坦及普利類這兩類藥物,
使用劑量越大,
降壓、護腎效果越明顯。但對腎小球濾過率低於60,肌酐超過265的患者,需要
監測血鉀、血肌酐及腎功能的情況。其實藥物本身沒多大毛病,主要是腎臟本身的受損導致了用藥的局限性。
腎友們該用還是要用,但監測
指標也要做到位,
才能保護腎功能避免受損。
羥苯磺酸鈣:使肌酐呈假性下降這類藥物主要是應用於改善
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降低
血液的黏稠度,促進血液的
循環,對改善
微血管治療,穩定腎功能起到
積極作用,也能起到一定的降低肌酐的功能。但正在服用這個藥物,即將要複查的腎友們要一定要注意肌酐值的變化。雖說會有一定降肌酐的功能,但如果發現才吃了一個星期葯肌酐從500降到200了,那就要注意了。羥苯磺酸鈣會影響到肌酐測算時所需要的酶性
化學物質,導致肌酐結果誤差大。如果拿著錯誤結果,誤以為病情
好轉開始減葯甚至停葯,導致病情加重,就得不償失了。
關於腎病還有哪些疑問?腎友們若還有腎病相關問題,都可以點「了解更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