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uuuwell.com 2020-12-16 21:20
原創:宮大偉醫生
文章所屬:王海彬教授團隊,轉發請標明出處。
肩周炎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有著根深蒂固的概念,但凡超過40歲以上出現持續性肩部疼痛都會被當做肩周炎而以此治療,故民間以年齡為概念稱之為"四十肩"。那麼肩部疼痛一定是肩周炎惹的禍嗎,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一種疾病------肩峰下撞擊綜合征。
肩峰下撞擊綜合征主要是由於肩關節在運動時(外展或上舉時)肩峰下的軟組織(肩峰下滑囊和肩袖)受到肱骨頭與肩峰的撞擊和反覆摩擦出現的炎症和退變,後期時間較長會引起肩袖的撕裂,因此此類患者多見於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
從病因和病機綜合來看,除了個體發育的原因外多是由於肩部慢性勞損刺激而導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組織退變、撕裂,肱骨頭在此過程中主要與肩峰前外緣發生撞擊,另一方面與肩關節的肌肉、韌帶鬆弛無法與肱骨頭對合解剖位置有關。
這一類型的疾病因為慢性勞損起病時間較長而不容易早期發現。肩部疼痛與活動受限是患者前來就診的主訴,疼痛部位主要在肩峰外側,也可見於肩前或外部的三角肌肉處,一般情況下,多由運動為誘因,但後期嚴重也可以形成夜間靜息疼痛。
臨床過程中也很容易與其它疾病混淆,因此,及時就診、找專業的大夫查體是重點,另外,治療過程中也要結合一些輔助檢查,比如X線片觀察肩峰是否有骨性結構異常,而磁共振檢查可以清楚看到肩關節韌帶、軟骨、滑膜的改變。
臨床上我們的早期治療多採取保守治療緩解炎症,比如口服非甾體類消炎藥,同時配合一定時期的制動並給予患者進行功能鍛煉的指導加強肌肉力量,封閉治療不建議多次進行,有可能會導致局部韌帶變性。如果保守治療半年以上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比如肩關節鏡相關手術、鎖骨遠端切除術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