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肌酐是
血生化檢查中最受關注的一項
指標。之所以備受矚目,因為肌酐值的高低常與
腎衰竭聯繫起來。肌酐值越來越高,確實不是件好事,意味著
體內的
毒素水平越來越高,當然也是腎
功能受到
損害的結果。很多人在
血肌酐升高后
心態發了變化,擔心
病情是否越來越嚴重了,還能不能控住了?肌酐升高是
腎病變化的信號之一,但並不代表一定會發生腎衰竭甚至
尿毒症。如果大家不能擺正心態繼續接下來的
治療,那你反而是中了
腎臟病的「圈套」,不利於病情的
穩定。血肌酐升高后,保護好剩餘的
腎功能,最該關注及糾正的是這兩方面內容:糾正腎臟
血液流通的情況通過腎髒的血液流通量減少,造成血液
濃縮,會進一步升高肌酐水平。腎臟
血流量減少的原因,一是內部原因。
腎小球硬化、
腎小管間質纖維化造成的腎臟
組織結構異常,血液流通不暢,
過濾代謝水平變差。二是外在原因。如服用
利尿劑過量等導致體內
整體較差。糾正這些情況,一方面要針對受損較輕或尚未完全受損的腎小球、腎小管等腎臟
細胞加以保護。腎病早期需重視進行
炎症反應
抑制治療,同時降低
尿蛋白、
血壓水平,保持腎功能穩定;中
晚期階段,除了抑制炎症外,更重要的是
清理壞死的固有細胞及保護剩餘
腎單位,降低肌酐等毒素水平的同時保證剩餘完好的腎小球持續發揮過濾
排毒功能。糾正基礎性
疾病的情況腎病
患者本身
存在的一些基礎性疾病也是加重腎功能的
損傷的重要
因素之一。但由於腎病發生后,再加上病情的長期存在,導致部分人就忽視了病情的控制。比較常見的一些
基礎病,包括
高血壓、
糖尿病、
高血脂、
系統性紅斑狼瘡、
過敏性紫癜、
先天梗阻等,既是腎病發生的
誘因,也是持續
傷害腎髒的「禍首」。肌酐升高后,在穩定腎功能的基礎上,這些基礎性疾病也要有效控制。首先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這些
慢性代謝性問題,目前一些針對性的靶向
藥物陸續上市,解決一些「
三高」引起
腎臟損傷的疑難問題。如沙坦或普利類
降壓藥既有降壓作用,也有
改善腎小球
基底膜通透性,阻止
腎小球硬化,腎功能惡化的進程的
積極功效。多數
腎友可以(
腎小球濾過率低於60,
注意監測血鉀、血肌酐、腎功能),也可以與其他藥物聯用。他汀類
降脂藥物,可以改善腎小球內高脂
高凝狀態,進而降低腎小球內
動脈高壓,保護腎功能,同時還有一定降蛋白作用。降糖
新葯列凈類藥物,最近我們也講過不少,也具有明確的降低蛋白、保護腎功能的作用。
如果能夠堅持用藥,強有效的靶向藥物,對控制基礎病及治療腎臟病能起到非常可觀的積極作用。
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這兩類疾病也是
誘發腎病的主要疾病因素。均屬於
免疫系統性疾病,因此治療過程中除了針對性控制炎症,提升
免疫力也是穩定病情的關鍵一點。還有一類基礎性本身比較嚴重,腎臟
血管病。如雙腎或單側動脈
狹窄,腎性
血栓、腎
血管炎等,直接會影響到腎臟血液流通的情況,同時影響
尿液的排出,體
內毒素水平越高。一方面要及時糾正腎臟動脈及
血管畸形的情況,另一方面控制腎臟內毒素蓄積引起的
炎症反應,以有效延緩腎功能的惡化。血肌酐升高后,不少患者只著眼于降肌酐,而不從根本上
分析導致肌酐升高,影響腎功能的因素,所以往往治療不盡人意。從表面看到本質,
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如果大家還有尿蛋白、腎衰竭其他
腎病問題,可點下面「了解更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