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處於晚春之際,是人們
親近自然、踏青、享受春天的日子。清明節其在氣候、農事與
養生等方面均有獨特的涵義。 清明
養肝,兼顧他臟清明,即天清地明。一般說來,這時冰雪消融,
桃紅柳綠,草木青青,氣溫逐漸回升,人體內
肝氣漸旺。 養肝不宜過多補肝從養生角度講,這時仍應養肝
護肝,但不宜過多補肝,應以調理
脾胃兼顧肺腎、
調和陰陽、扶助
正氣為養生重點。保持
心情舒暢
《黃帝內經》有言,「蒼天之氣,清靜則
志意治。順之則
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故在
情志方面,應減少異常情志
反應,保持心情舒暢。 運動宜選柔和項目運動鍛煉時, 應盡量選擇
空氣流通的地方,
環境的
濕度不能太高,且應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項目或方式,如在公園、廣場或其他林木蔥翠、花草茂盛之地散步、踏青、打拳、做操、跳舞等。
飲食調養健脾益氣清明時節,在飲食
和葯養上,應選擇一些利濕、疏散
風熱、疏通肝氣、
調理腸胃或滋養肝腎、健脾益氣的葯食之品,如
韭菜、
芹菜、
菠菜及
豆製品等。像
山藥、
百合、
銀耳、
木瓜、
葛根、菊花、
薄荷、
枸杞子、
党參、
生薑、
大棗等葯食兩用之物,還有
牛奶、雞、鴨、魚、肉、禽蛋之類都很適合此時食用。
枸杞子粥:取枸杞子 15 ~ 20 克、粳米 80 ~ 140 克煮粥。
山藥粥:取山藥 50 克、粳米 100 克煮粥。
薺菜粳米粥:以薺菜 200 克左右、粳米 60 ~ 80 克、紅棗 15 克煮粥。
菊花粥:杭菊 15 克、粳米 100 克共煮粥。
冰糖蓮子羹:取銀耳 10 克左右泡發,加蓮子 30 克、冰糖 30 剋制成羹食。(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