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新城分院心內科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複查
患者。83歲的展老先生20年前因罹患
冠心病在我院植入了一枚
藥物支架,這台
手術由新城分院心內科主任黃宜傑主刀,採用了當時區域領先技術——冠脈藥物洗脫
支架植入術。如今,來複查的展老先生依舊
精神矍鑠,
造影複查結果令人十分滿意。20年前:他飽受
心絞痛困擾
接受區域首例冠脈
藥物洗脫支架植入術 20年前,患者展先生飽受心絞痛的困擾,找到黃宜傑尋求診治。經過詳細的
問診和相關檢查,黃宜傑確診他患有冠心病,並決定儘快為其置入支架,
恢復心髒的正常
功能。 冠心病支架植入術,是一種比較常見的
治療冠心病
血管狹窄的
微創手術,目的是把患者
體內堵塞的血管「撐開」,保持
心肌正常供血。 據黃宜傑回憶,在當時
心臟支架植入技術的
發展背景下,裸金屬支架植入是治療冠心病的主流方式,但同時也
存在著術后發生支架內再狹窄的可能。 而在當時,
藥物塗層支架剛XX
臨床應用階段,它是在裸金屬支架的基礎上,把
抑制細胞增生的藥物塗在支架上,使藥物在支架植入后的3個月左右慢慢釋放,從而保持血管暢通,大大降低血管再狹窄率。
紅色圓圈為20年前植入的支架,造影
顯示,血管依然通暢 我院心內科作為省內較早獲批的省級臨床重點專科,且作為國內較早進行冠脈
介入治療的單位之一,冠心病的診療
水平一直走在開拓技術新領域的隊伍前端。 黃宜傑帶領團隊與展先生和家屬經過
溝通並取得同意之後,經過充分的準備,為其植入了藥物洗脫支架。術后,展先生恢復良好,很快便出院回家繼續
康復治療。20年間:定期複查 醫患溝通「實時在線」 黃宜傑介紹:「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冠心病的
介入治療需要謹遵
醫囑;切不要認為植入支架后就萬事大吉,保持定期複查非常重要。」 出院后,展老先生謹遵醫囑,定期來院「報到」:手術后的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是隨診的關鍵
時間點,其後也保持著每年複查一次的
頻率;除了定期複診,平日里黃宜傑和展老先生也保持著
聯繫,團隊的
醫護人員根據他
身體情況的變化為其
調整用藥,為其實時保駕護航,展老先生享受到了心內科醫護人員「定製化」的醫療服務…… 去年
疫情期間,由於不方便來院複診,黃宜傑和展老先生更是從「醫患」發展成了「網友」。展老先生時不時的通過微信向黃宜傑彙報自己的身體情況,黃宜傑也常常提醒老人康復的
注意事項。20年間的醫患溝通,不僅拉近了醫患間的距離,更體現了醫患間的互信互助。 黃宜傑說:「很多患者認為,放了
心臟支架,人就什麼事都干不了,從而抵觸、拒絕心臟支架。其實,心臟支架就是用
導管將心臟嚴重狹窄的血管撐開,從而保證心臟正常的血流供應。打開閉塞的血管是挽救
心肌細胞和恢復心功能的最好的方法。很多嚴重心絞痛和
心肌梗死的患者只有通過心臟支架植入術,
才能恢復日常生活能力,對植入支架有懼怕
心理其實沒有必要。」20年後:再來複查心臟血管依舊「暢通無阻」 今年3月,展老先生再次來院複查,因支架植入時間已久,為確保萬無一失,由黃宜傑親自為他做了冠脈造影檢查,結果令人滿意:20前植入其心髒的支架依舊發揮作用,血管通暢。展老先生感慨道:「作為當年蘇北地區首例藥物洗脫支架植入的患者,我見證了冠脈
介入技術的發展。事
實證明,相信你們是對的!」 做完造影複查的當天,我們在
病房裡見到了展老先生。雖然剛做完檢查,但他依然精神抖擻,也向廣大像他一樣做過心臟支架的冠心病患者介紹了康復
經驗:「得了這個病一定要聽
醫生的話,按時吃藥,保持好
心情。」 黃宜傑說:「
心血管疾病早在幾年前就躍居並蟬聯我國居民死亡的首位
病因,冠心病患者人群巨大,危害顯著,常常是『英年早逝』的罪魁禍首。由於冠脈支架置入有
創傷小、痛苦少、恢復快、術
中風險相對較小等優勢,已成為當前針對冠心病最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 「通過介入手術植入支架治療冠心病,並不意味著
病情痊愈,一勞永逸,如果疏於管理,部分
病人會在術后一段時間后出現支架植入處再狹窄,病情
複發或出現新的冠脈病變。像展老先生這樣『長壽』的患者,在植入支架20年後血管依舊暢通無阻,與他謹遵醫囑有著密切關係,這是對自己
健康負責的最好表現。」這是黃宜傑對所有冠心病患者做出的提醒。 據了解,我院心內科每年
心臟介入手術達到3500例左右,經過多年實踐
積累,已成為江蘇省著名的冠脈介入中心之一。各項心臟疾病診療技術的不斷革新,不僅代表了我院心內科介入診療技術的飛速發展,更象徵著心內人乘風破浪為患者,銳意進取敢突破的
創新精神。人們對冠心病支架植入存在哪些誤區? 冠心病的治療主要包括
藥物治療、支架植入術和
冠狀動脈搭橋術。其中,心臟支架植入術創傷小、
效果好、恢復快、
併發症少,但很多患者對於心臟支架還存在不少
認識誤區,黃宜傑提醒如下:心臟裡面放支架,人就「廢了」? 很多患者認為放了心臟支架,人就什麼事都干不了,從而抵觸、拒絕心臟支架。其實,心臟支架就是用導管將心臟嚴重狹窄的血管撐開,從而保證心臟正常的血流供應。打開閉塞的血管是挽救心肌細胞和恢復心功能最好的方法。很多嚴重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患者只有通過心臟支架植入術,才能恢復日常生活能力,否則就真的「廢」了。支架會移位嗎? 一般3個月,支架就能跟血管完美
融合,隨後即使是劇烈運動,也不能使支架移位。支架的
壽命有多長? 支架本身不存在壽命一說,如果患者本身不是易增生
體質,並且能夠遵醫囑堅持
服藥,控制冠心病可控危險
因素,那麼絕大部分患者置入的支架可長期甚至終身保持通暢,反之,會有支架內
血栓形成、支架內再狹窄或其他冠脈病變的可能。心臟裝了支架,宜靜不宜動? 早期合理運動,可以
提高心肺和
肌肉功能,顯著
改善心臟支架手術后的康復效果,包括改善
胸痛癥狀、降低死亡率和提高
生活質量。那麼冠脈支架植入術后,該如何合理運動呢?出院后1個月內,建議以
步行為主。1月后可根據自身情況,在經運動風險評估后逐漸增加
有氧運動如
太極拳、有氧
瑜伽、廣播
體操等。植入心臟支架后可以做
核磁共振檢查嗎? 臨床常用的核磁共振磁力
強度不足以「撼動」支架。即使是微微升溫,也對支架影響不大,更不會燒傷血管。旋磨技術、
激光消融、
超聲消融技術可以替代支架嗎? 實際上旋磨技術早就出現很多年了,我院已開展此項技術十余年。與此類似的技術還包括激光打孔、超聲消融甚至心肌
幹細胞移植等。旋磨技術、激光消融、超聲消融技術等可以把血管的
斑塊碎裂
分解成比
血細胞還小的微小的
顆粒,隨血流沖走並被吞噬細胞吞噬,但是這些技術的實施,仍不能使血管達到原有的血管直徑,也不能使血管
內膜光滑如初,只能使原本支架難以通過的狹窄
部位狹窄
減輕,從而幫助支架通過而已。藥物塗層球囊、新型
生物可
降解支架比藥物洗脫支架更好嗎? 藥物塗層球囊被證實或適用於
冠狀動脈疾病、支架內再狹窄及
分叉病變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目前還不能完全取代藥物洗脫支架,仍需積累更多的臨床數據;生物可降解支架優勢在於支架可在2-3年左右完全
溶解,不會有金屬支架遺留在病人的血管中,
血管壁沒有了
異物的刺激 ,且有助於縮短服用抗
血小板藥物的時間。但是,無論是藥物塗層球囊還是生物可降解支架應用,都有嚴格的
適應症,並非孰優孰劣,目前兩項技術均已在我科開展,為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療提供新選擇。植入心臟支架后,需要一直服藥嗎? 冠心病是一種慢XX,不論患者有沒有採取支架或搭橋一類介入治療,終身服藥
調節血液黏稠度都是必須的,更不存在
阿司匹林致癌的說法。「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我國每年新發急性
心梗50萬例,支架就是用來救命的,越早通血管,梗死的心肌越少,死亡率越低。對於心絞痛患者來說,正規用藥或調整藥物,基本可以控制好癥狀。但如果藥物治療沒效果,仍有
發作性胸痛,心肌明顯
缺血,影響生活質量,則考慮放置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