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療法巧治眼病(一)
放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山東省知名眼科專家、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王慧主任介紹說,中醫放血療法最早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菀陳」意為「郁滯不通」,必須放出壞血。放血主要用於治療炎症性和感染性疾病,甚至作為一種預防措施,其療效被普遍認可。
放血療法涉及病種包括慢性丙型肝炎、糖尿病、風濕類疾病、面神經麻痹、纖維組織炎等,共涉及18大類系統,261個病種,表明放血療法的適宜病癥廣,值得推廣。
王慧主任介紹說,放血療法具有泄熱解毒、活血化瘀、調和氣血、通經活絡、開竅醒神、祛風通絡、引邪外出等作用。眼科主要用於治療急性瞼腺炎、急性結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角膜炎等,耳尖穴、攢竹穴、太陽穴是治療眼部疾病的經驗效穴。
耳穴放血耳穴放血是中醫放血療法的一種,是在耳尖穴針刺放血,耳尖穴屬於經外奇穴,在耳廓上方,當折耳向前,耳廓上方尖端處,具有清熱、止痛、鎮靜的作用,臨床常用於治療發熱及各種炎症病變。耳尖穴針刺放血對於治療急性瞼腺炎、急性結膜炎有著很好的療效。
攢竹穴放血攢竹穴在面部,當眉頭凹陷中,眶上切跡處。攢竹穴放血在臨床上也頗為常見,主要作用是明目、清腦、活血化瘀止痛。主要用於治療眼睛紅腫疼痛,以及眼瞼痙攣、迎風流淚或者眼睛乾澀等這些眼部疾病。
太陽穴放血太陽穴屬於經外奇穴,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凹陷中。主要作用是清熱消腫,止痛舒絡。主要治療頭痛、目疾。可以治療角膜炎,結膜炎等。
注意事項
01 術者一定要正確掌握操作方法,取穴要准,放血量要足,方能取得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