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吐反應嚴重怎麼辦?中醫妙招可緩解
對於不少孕媽們來說,懷胎十月並不容易,要是遇上「孕吐」,那就更加倍感艱辛了。有的孕媽反應強烈,早上吐,中午吐,晚上吐,聞油煙吐,吃東西吐……甚至吐出胃酸、膽汁、血等。
雖說孕吐不是病,但長期吐起來讓人直喊「救命」。有調查顯示,早孕反應與孕婦體內人絨毛膜促XX激素(HCG)、雌孕激素等變化,與人恐懼緊張或情緒不穩、幽門螺桿菌、營養缺乏、遺傳等因素有關。約50%的孕婦會出現早孕反應,這些癥狀多始於孕4周,8-10周達到高峰;60%的孕婦孕12周后癥狀自行緩解,91%的孕婦孕20周后緩解,約10%的孕婦在整個妊娠期持續噁心嘔吐。
據了解,福田區婦幼保健院中醫婦科開展了中醫特色技術干預治療,對於妊娠期伴有輕度嘔吐的孕媽,可前往中醫婦科就診。通過辨證論治,口服中藥方劑,調節身體狀態,達到降逆止嘔、益氣補虛的作用。
中醫婦科醫生介紹,若孕媽孕吐過於嚴重,完全吃不下藥,還可以使用外治方法,效果顯著。
1、穴位貼敷(止吐方)
穴位貼敷是針灸學與中藥結合的一種中醫外治法,福田區婦幼保健院中醫科採用道地中藥材,特別研製治療妊娠嘔吐專用方——「止吐方」,以腧穴為作用點,激發經絡之氣,內連臟腑以達到治療作用,避免了藥物對胃腸的刺激,使中藥有效成分經皮膚吸收XX人體。
2、耳穴壓豆
人的耳朵同人體當中的經絡、腑臟聯繫緊密,通過刺激耳部穴位可以起到治療「孕吐」的作用。
但該項治療方式有以下使用注意事項:
(1)在貼上進行按壓要有一定的刺激量才能見效,在不損傷皮膚的前提下用力要適度。貼敷后每日不定時按壓,每次按壓至全耳發紅髮熱為宜;
(3)耳穴貼可保持3-5天,對於患有心臟、高血壓等妊娠合併其它疾病的孕媽媽們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
此外,這類孕媽若是孕吐反應有所緩解,可根據自身情況配合中醫食療有助於恢復。
1、脾胃虛弱證
臨床表現:懷孕后常噁心嘔吐,無法進食,吃東西沒有味道或嘔清水,常疲倦想睡。
食療:禁食期間可用生薑片含服,病情好轉后可使用甘蔗汁加少量生薑汁,頻頻緩飲。
2、肝胃不和證
臨床表現:懷孕初期嘔吐酸水或苦水,感覺腹脹、打嗝,頭脹、頭暈,嘴巴苦苦的,口乾舌燥。
食療:平時可多食酸梅湯、楊梅、話梅等。食療方有陳皮、竹茹、鮮蘆根代茶飲等方式,將陳皮10克、竹茹10克加水熬煮等量代茶飲或將鮮蘆根50克,竹茹10克共煎取葯汁150毫升,少量多次呷服,有疏肝理氣、滋陰生津的功效。
3、氣陰兩虛證
臨床表現:噁心嘔吐日久,出現精神萎靡,形體消瘦,眼眶下陷,發熱口渴,尿少便結,唇舌乾燥,嘔吐帶血水樣物。
食療:多喝開水,多攝入瓜果汁。如鮮藕粥、新鮮茅根煎水代茶等。
鮮藕粥:
方法:將鮮老藕洗凈切成小丁,粳米淘洗凈待用。隨後將粳米、藕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煮成粥,加入適量紅糖即可,一周2-3次,有益氣、滋陰生津的功效。
新鮮茅根煎水代茶:
材料:新鮮茅根50克、水
方法:將50克新鮮茅根和適量的水放入鍋內熬煮,有滋陰生津的功效。
中醫婦科醫生表示,除此以外,日常也需做好調護:
△預防:推薦孕前3個月開始服用含一定劑量葉酸的複合維生素,可降低妊娠劇吐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同時有助於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的發生;
○ 改變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避免早晨空腹,少食多餐,細嚼慢咽,避免胃飽脹;以清淡、高蛋白飲食為主,避免辛辣和油膩食物;可常聞聞新鮮檸檬、薄荷;
○ 盡量舒暢情志,忌焦忌慮;
○ 避免服用鐵劑,鐵可刺激胃,誘發噁心嘔吐;
○ 保持大便通暢,便秘時可予蜂蜜調服,避免因大便乾結用力努責而增加腹壓,加重嘔吐或者誘發胎漏或者胎動不安;
○ 禁止自行服用止吐藥物。
記者:嚴珊珊
通訊員:邱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