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門診病歷:左上肢間歇性、體位性發麻近2個月的診療過程
主訴:左上肢間歇性、體位性發麻近2月,左側卧位時發麻,左上肢活動無受限。
自帶頸椎MRI顯示頸5-6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椎管狹窄,脊髓受壓較重,但目前癥狀較輕,無明確神經損傷表現,暫不考慮手術。
圖1. 20210610韓城醫院頸椎MRI矢狀面T2相1,提示頸5-6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頸5-6椎管狹窄。
圖2. 20210610韓城醫院頸椎MRI矢狀面T2相2,提示頸5-6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頸5-6椎管狹窄。
圖3. 20210610韓城醫院頸椎MRI矢狀面T1相。
圖4. 20210610韓城醫院頸椎MRI橫截面頸5-6椎間隙T2相,提示頸5-6椎間盤突出及椎管狹窄並不嚴重。
圖5. 20210610韓城醫院頭部及頸椎MRI報告,提示雙側額葉皮層下腦白質區缺血灶,腦萎縮,雙側上頜竇炎,篩竇炎。頸3-椎間盤突出。
圖6. 20210707我的門診病歷,建議患者拍攝頸椎6位X線片。
圖7. 20210721頸椎正位X線片,頸椎未見大問題, 但胸椎可能有側位,頸胸交界處疑似側彎,但患者並無次主訴痛苦,所以,沒有做進一步的檢查。
圖8. 20210721頸椎側位X線片,頸椎曲度尚好。
圖9. 20210721頸椎過伸側位X線片
圖10. 20210721頸椎過屈側位X線片,頸椎過伸過屈位X線片,提示頸椎穩定性尚好。
圖11. 20210721頸椎過左斜位X線片,提示頸4-5椎間孔狹窄。
圖12. 20210721頸椎過右斜位X線片,提示頸4-5,頸5-6椎間孔狹窄。
該病例的診斷,應該診斷為神經根型頸椎病,但患者癥狀不典型,所以,採用了影像學診斷,予以邁之靈和甲鈷胺口服藥物治療。
圖13. 20210721我的門診病歷, 經過保守治療兩周后,患者癥狀明顯緩解。繼續保守治療,予以骨密度檢查及維生素D和離子五項化驗檢查。
圖14. 20210721骨密度檢查,提示骨量減少。
圖15. 20210721離子五項化驗
圖16. 20210721維生素D3
圖17. 20210721活性維生素D定量,提示活性維生素D不足。
圖18. 20210728我的門診病歷,在原有的診斷基礎上,再加了骨質疏鬆症診斷,按照骨質疏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