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5類藥物可以改善預后!警惕:多葯聯用,處處是「陷阱」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有1/3的人在第一次發作冠心病時,就表現為猝死!
它曾經是歐美國家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近些年來,歐美國家通過控制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和改善治療方法,冠心病的死亡率明顯下降。
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卻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人們對冠心病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比較低。因此,科學合理地預防和治療方法的普及,非常關鍵!
冠心病的病因及分型:冠心病最根本的病因是冠狀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如果沒有粥樣硬化,就沒有冠心病。粥樣硬化的斑塊形成后,阻塞達到50%以上后就容易發生心絞痛、胸悶、氣短等癥狀。
冠心病在斑塊沒有XX時,稱為穩定性心絞痛;在斑塊XX時,就叫做急性冠脈綜合征。
急性冠脈綜合征又分為:不穩定性心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他們分別代表:沒有心肌壞死、部分心肌壞死和全層心肌壞死。
冠心病的治療:冠心病的分型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治療。通過循證醫學已經證實,有五大類藥物長期應用,可以緩解冠心病的癥狀,改善冠心病的預后,減少心臟不良事件,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這五類藥物分別為:洛爾類藥物、普利類或者沙坦類、他汀類藥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硝酸酯類。
這五類藥物,因為能改善心腦血管疾病的預后而被大力推薦。但是,再好的藥物如果應用不當,也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尤其是當多葯聯合應用時!
人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還要用到治療其他疾病的很多藥物。越多的藥物,越容易發生相互影響,引起嚴重的後果。
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們先看兩個病例:病例一:
有位65歲的女性患者,她因為冠心病、腦梗塞,醫生讓她長期口服辛伐他汀治療。
他汀類藥物能夠降低血脂,還能穩定斑塊,逆轉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斑塊。他汀類藥物是心腦血管疾病一級和二級預防的基礎藥物。
她服用辛伐他汀后,效果不錯,沒有再發生過心腦血管事件。多次複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各項指標都正常。
有一次,她因為「胃痛」,做了一次胃鏡。胃鏡發現她患了十二指腸潰瘍。
醫生又讓她查了碳14呼氣試驗,用來檢測她是否患有幽門螺桿菌。因為胃十二指腸潰瘍很多時候跟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
碳14呼氣試驗為陽性,提示她患有幽門螺桿菌。
醫生建議她用「四聯療法」——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奧美拉唑、果膠鉍四種藥物聯合治療。
醫生讓她服用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和果膠鉍,這三種藥物2周;服用奧美拉唑4~6周。停用奧美拉唑1個月后,再複查碳14呼氣試驗,看看幽門螺桿菌是否根治。
這是很正規的治療幽門螺桿菌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方法,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她服藥1周后,卻出現了嚴重的肌肉疼痛、乏力、全身發黃、尿呈深茶色的癥狀。
到醫院檢查后,醫生說:她是因為辛伐他汀藥物過量,導致橫紋肌溶解,還影響到了肝腎功能。
橫紋肌溶解,是他汀類藥物最嚴重的副作用,一般跟藥物劑量有很大關係。在辛伐他汀沒有增加劑量的情況下,她為什麼出現了藥物過量的情況?
醫生說:辛伐他汀需要肝葯酶CYP3A4代謝,而克林霉素具有抑制這種肝葯酶的作用。克拉霉素可以導致辛伐他汀的血葯濃度升高10~12倍。如果每天吃20mg辛伐他汀,那麼就相當於每天吃了200mg以上。時間長了,藥物不斷蓄積,就出問題了。
克林霉素還可以抑制阿托伐他汀在體內的代謝,導致阿托伐他汀的血葯濃度升高4倍,同樣需要引起重視!
另外,氨氯地平也可以抑制辛伐他汀的代謝,導致辛伐他汀藥物濃度升高。在同時應用這兩種藥物的時候,辛伐他汀的每日劑量不能超過20mg。
病例二:
有位58歲的男性患者,他因為反覆發作心絞痛,做冠脈造影發現左前降支有一段狹窄90%以上。醫生給他做了冠脈支架植入術。術后醫生讓他雙抗治療12個月。
雙抗治療,一般採用的是阿司匹林腸溶片和氯吡格雷。這兩個藥物都是通過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的藥物,因此被稱為雙抗治療。
在服用這兩種藥物的過程中,他出現了燒心泛酸的癥狀,就自行服用了奧美拉唑進行治療。服藥后,燒心反酸癥狀確實緩解了。
但是半個月后,他卻發生了心肌梗死,經過積極搶救,才保住了性命。
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后,發現他之所以在雙抗治療的時候還會發生心肌梗死,是因為他服用了奧美拉唑。
醫生說:氯吡格雷本身沒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要在體內經過兩步代謝,才能轉化為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活性藥物。奧美拉唑可以抑制氯吡格雷的代謝,從而抑制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能夠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的藥物,除了奧美拉唑,還有艾司奧美拉唑。在應用氯吡格雷時,如果需要應用抑制胃酸的藥物,泮托拉唑和雷貝拉唑是首選,也可以選擇蘭索拉唑。
另外,氯吡格雷可以抑制瑞格列奈的代謝,從而引起低血糖。兩葯聯用的時候需要控制瑞格列奈的量,並監測血糖。
以上兩個病例可以看出,本來都是心腦血管疾病常用的藥物。跟它們一起聯合應用的藥物,也是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藥物,可是卻發生了嚴重的後果。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早已經吃過這種虧,卻不知道怎麼回事!
總結:發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這些藥物雖然應用很廣泛,但是用藥知識卻並沒有普及!我們還是應該多了解一下藥物的知識,才能避免再次「踩雷」!但是藥物的相互作用非常複雜,不是專業人士,哪裡能夠了解得那麼透徹?這時候如果有一個全科藥師,能夠指導用藥就好了。
如果能夠集合全國知名藥師的力量,創建一個公益性的、專門提供藥物應用指南和聯合用藥禁忌的APP,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服務就好了。
大家在免費使用APP的同時,可以反饋自己在應用這些藥物時的反應。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一種互助互利的關係。就能夠不斷地完善這個系統,從而造福千秋萬代!
也許,你還有更好的點子,不防在討論區發表一下自己的意義,也許會有牛人看到,真的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