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要吃和不要吃的那些誤區,你知道嗎?
雖然我老婆自己就是專業的婦產科醫生,但是從我老婆懷孕開始,我的父母和親朋好友就不斷的對她進行信息轟炸:
「這個不能做那個不可以吃!這樣的表現是,男孩有那樣的癥狀!」
其實是好事兒,信息量大到我老婆都懷疑自己修的一身文憑是不是假的。那麼孕期的講究如此多都是真的嗎?今天我就先和大家說說關於吃的孕期謠言。
民以食為天,一旦知道懷孕了,家人們就更在意准媽媽的飲食了。其實懷孕吃東西沒那麼多講究,最重要的就是營養均衡、衛生安全、不要過量這三點。
下面我詳細說說孕期要吃和不要吃的那些誤區。
都說准媽媽是一人吃,兩人補要多吃點,這個說法有點坑嗎?一個標準體重的准媽媽孕早期無需增加熱量攝入,孕中期孕晚期只需要比每懷孕時每天增加400卡左右的熱量,約等於兩盒牛奶的量。多吃無益。而孕早期寶寶的營養需求量很少,基本上跟沒懷孕之前一樣吃就可以了。至於吃多少,你可以參考前面文章中孕早孕中孕晚期的相應營養文章,調整食物攝入,孕期控制好體重,對寶寶和准媽媽都好。
除了吃多少的誤區,流傳比較廣的,還有不能吃的誤區,不能吃螃蟹,桂圓、山楂吃了會導致流產,不能吃辣椒。榴蓮會導致胎毒,不能喝咖啡和茶等等。事實上,不建議孕婦吃的食物並不多,只有以下三種,沒有煮熟的食物,包括肉、蛋、海鮮,沒有消毒的牛奶,然後是煙酒和汞含量高的魚,一般是大型深海魚、喝的飲料、咖啡因建議一天不超過200毫克。什麼概念呢?一杯大杯的拿鐵約含咖啡因150到200毫克。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只有咖啡才有咖啡因,茶、奶茶、可樂等都有咖啡因。要注意這類隱形的咖啡因攝入。
再說說那些一定要吃的誤區,最常見的就是去胎毒的食物,比如鵝蛋、綠豆、老鴿湯和玉米須水等等。親友和過來人都會苦口婆心的說,寶寶剛出生身上會帶胎毒,在孕期就要多吃去胎毒的食物,這樣寶寶生出來才會白嫩。但其實所謂的胎毒指的是新生兒濕疹等皮膚疾病,它的發病跟准媽媽的飲食並無聯繫。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希望我們可以因為孩子的到來而有機會變成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父母,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分析,陪伴我們的孩子和他一起長大。
本文由居家的小男人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