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長一寸,壽延十年!1分鐘自測筋骨柔韌性!簡單2招讓你柔筋提氣
我們的身體中存在著一種對抗外邪的「戰士」,它的戰鬥力越強,外邪就越不容易入侵,人的身體也更健康;反之,戰鬥力弱,人就容易被外邪侵擾,引發各種疾病。
究竟身體中的這個「戰士」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通過外界鍛煉來提高戰鬥力呢?這次節目專家為我們帶來了一本「秘籍」~
【本期專家】
▼
一、養正氣、御外邪
拉筋很重要
其實,這個「戰士」就是體內的正氣,從廣義上來說就是人體免疫力,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有著抵禦細菌、病毒等外邪入侵的作用。
《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正氣充裕的時候,不容易受外邪干擾,如果正氣不足了,就容易被外邪侵入,增加各種疾病風險。
1、筋是正氣的外在表現
筋需要氣血濡養,所以筋好不好,就相當於是正氣的外在表現,筋軟長,則正氣充足。而筋硬短,則正氣不足,易致外邪入侵,就像是乾枯的樹葉,輕輕一折就容易斷。
專家就有一位患者因為筋硬短而險些終身與輪椅為伴。
案例
54歲的金阿姨去年12月外出玩了三四天,每天都走一萬多步,回來膝蓋就有些疼痛、腫脹,到12月中旬時,走路都覺得像針扎一樣疼,只得坐上輪椅。原來,金阿姨的膝蓋長了骨刺,如果不鍛煉導致肌肉粘連,就徹底不能走了。
幸運的是,在專家的指導下,金阿姨每天堅持壓腿、伸腿等拉筋動作,2個月的時間,將她從癱瘓的邊緣拉了回來。到5月中旬,金阿姨已經能徹底離開輪椅,正常行走了。
那麼,到底什麼是筋呢?
廣義地說,除了骨頭以外,身體所有柔XX部分都可以稱為筋;狹義地說,筋就是指肌肉、肌腱,以及韌帶。
通常,18歲以前是筋的增長期;18~45歲是筋的平台期,筋比較柔韌;45歲以後就是老化期,開始走下坡路了,如果不鍛煉,就比別人老化得更快。
「筋柔養正氣,正氣御外邪」。如果把筋鍛煉好了,體內五臟六腑就比較正常,氣血也比較流通,抵禦外邪的正氣自然也會更充足,還有助於延緩衰老;但如果筋短硬,正氣不足,就容易生病。
2、拉筋小測試
筋應該有很好的柔韌性,是可長可短的,如果不信,我們可以做一個小測試。
【拉筋小測試】
方法一:面向牆壁,在平抬手剛好觸及牆面的位置站定。屈肘,使勁敲打幾下手肘,再平抬手,你會發現自己觸摸不到牆壁了。稍微拉伸一下,又能夠摸到牆壁。
方法二:彎腰垂手,看雙手能觸及到腿的什麼位置。然後將腳踩在台階上,拉伸大腿后側的筋,再次彎腰垂手,可以發現雙手觸及的位置會更下去一點。
所以,我們的筋也是可以通過鍛煉改善的。
二、最容易受傷的筋:腰背筋
腰椎與健康關係密切,正氣充足,腰部才有力量。但專家表示,腰背筋是最容易受傷的筋,你的腰背筋還好嗎?
1、自測腰背筋
【測試方法】坐在瑜伽墊上,雙腿伸直,腰向前彎曲,使上半身儘力貼近雙腿,看上半身與下半身之間的夾角大小。
【測試結果】夾角越小,說明腰背筋越好;如果夾角大於60°,說明腰背筋短,正氣不足。
2、2個穴位,改善腰背問題
如果腰背筋不好,還容易出現腰疼、下肢麻木、放XX性疼痛或抽筋等癥狀。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按揉2個穴位來改善。
①委中穴
明代《四總穴歌》中說「腰背委中求」,凡是腰背的病都可以取委中穴,其位於膀胱經上,是氣血交匯處,針刺或按揉委中穴,有助於柔筋、通暢氣血。
【取穴及按揉方法】委中穴在雙腿腘窩正中處,每天按揉2次,每次5分鐘,有酸脹感即可。
②腰痛穴
食指與中指掌骨交叉處與腕橫紋連線的中點,以及無名指與小指掌骨交叉處與腕橫紋連線的中點,都是腰痛穴。每天按揉2次,每次5分鐘,有酸痛感即可。
三、最容易偷懶的筋:膝關節筋
雖然我們會經常用到膝關節,但更多的是骨頭磨損,膝關節的筋並沒有得到鍛煉,所以它也被稱為「最容易偷懶的筋」。而如果把膝關節周圍的筋鍛煉好了,就像是繃緊了弓弦,有助於減少軟骨磨損,避免很多膝關節問題。
你膝關節的筋還好嗎?不如也來做個自測吧~
1、自測膝關節的筋
【測試方法】雙腳併攏,身體下蹲,腳跟不能離地,看臀部能否貼到腳跟。
【測試結果】如果蹲不下去,說明膝關節的筋不夠健康。
2、桃紅四物湯
針對膝關節筋不夠健康的情況,專家推薦了《醫宗金鑒》中的桃紅四物湯。四物湯是補血的經典方,加上桃仁、紅花兩味活血的葯,就有助於舒筋通絡、活血。
桃紅四物湯
【藥材】桃仁30g、紅花10g、熟地30g、當歸30g、芍藥30g、川芎30g。
【使用方法】將藥材倒入盆中,加入2L清水浸泡1小時;再將水及藥材一起倒入鍋中加熱,煮沸后小火煎煮半小時;濾出藥渣,待藥液放溫后泡腳即可,水位以沒過腳踝為宜。
桃紅四物湯也可以口服,但所用藥材量需減半,4碗水煎成1碗,並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四、御外邪「秘籍」:易筋經
為了提升正氣御外邪,專家還為我們帶來了一本「武林秘籍」——《易筋經》。《易筋經》是少林達摩所創,所以也叫《達摩易筋經》或《少林易筋經》,是專門針對筋的一套訓練方法。
專家精選了《易筋經》十二式中的兩式,對腰背部及膝關節的筋有好處,趕緊跟著學起來吧~
1、九鬼拔馬刀式
①左腳開立,兩手打開,右手向上、左手向下,體后交叉,同時下蹲;
②頭向右側轉,兩肩向後打開,感覺兩個肩胛骨向後夾緊,堅持3秒;
③頭向左旋,兩肩夾緊,同時眼睛看左腳腳跟,也堅持3秒,然後還原並站直;
④手從雙側打開,換另外一個方向重複。
一左一右為一個流程,連續做3遍。這個動作可以打開胸廓及後備,對上身的肌肉和經絡都能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
2、青龍探爪式
①左腳向左側開立,雙手抱拳握在胸間,右手掌心向上從體側上抬,再像龍爪一樣向左側伸出,此時身體盡量向左扭轉;
②手收回、下壓,手掌在體前旋轉,五指依次收回于腰間握拳;
③換另一側再做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