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水痘之治療
小議水痘之治療:陳博士按,水痘是我們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這種疾病該如何治療,從現代醫學的角度,我這裡不做過多的闡述。從中醫角度我們如何看待水痘呢?我想談一談我的看法。中醫治療疾病實際上是治療的這個疾病的病機,這聽起來好像比較深奧,我舉一個例子,我們看到病人全身出水痘,實際上我們探究這個疾病的病機,某種程度上講,實際上就是身體的內毒內熱發出來了,我從中醫角度治療水痘,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內服中藥清除身體的內毒內熱,外用中藥緩解皮膚的癥狀,這樣疾病自然就好啦。同時我們反過來想:身體的內毒內熱發出來,是不是一定是表現為水痘?顯然不是,身體的內毒內熱發出來,有時候會表現為蕁麻疹、濕疹或長瘡等;通過去除身體的內毒內熱,那麼因為內毒內熱發出來而表現出來的水痘或者濕疹,或者蕁麻疹,或者長瘡等等,都會自然會得到好轉;這其實就是中醫的高明之處。這裡不過多展開。這裡介紹一個我近來翻閱文獻,看到1977年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龍華醫院主編的《醫案彙編》,裡邊記載了一個治療水痘的比較典型的案例。案例:董xx,男1歲,初診(1961年9月23日):發熱二天,無汗、煩躁、咳嗽、流涕、兩目紅赤、眼屎多、小便短赤、大便溏薄。水痘布及面部和軀幹,皮膚抓癢。舌苔薄白,脈浮數。症屬時邪挾濕。治以疏風清化。處方:炒荊芥、炒防風、白蒺藜、蟬衣、朱赤苓、車前子、梗通草、連翹、制僵蠶、雞蘇散 (包煎),一劑;二診(9月25日):水痘密布全身,咳嗽稀少,目赤略減,惟身熱退而未盡,大便仍溏薄,舌苔白,脈數。再予上方去連翹,加炒苡仁。上方連服二劑,熱退痘斂,數日後痂落。根據臨床表現,本病可分為輕重兩型。本病例屬於後者。發熱煩躁、水痘密布頭面、軀幹,舌苔薄白、脈浮數,說明時邪毒出於肌表;藥用荊防、蟬衣、連翹疏邪清熱;大便溏薄,為內有挾濕,故用茯苓、車前、雞蘇散利尿滲濕,使濕邪從小便而去,則便溏可自己,也是「利小便所以實大便」的意義。這個方子有消風散的味道,其實從我自己個人對中醫領悟的角度,治療這類毛病,就是要掌握「收」和「散」的度,什麼時候應該收進去?什麼時候應該發出來?如何採用中藥外用?等等。免責聲明:文中如有涉及到治療或者保健方法僅供參考,若有朋友需要使用,請咨詢專業醫師后使用,本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人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及其他渠道所發相關帖子歡迎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