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常見疾病› 器官移植 › 查看內容

「豬心」換「人心」,異種器官移植的瘋狂嘗試

admin2022-3-25 21:18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開展了一例特殊的器官移植手術,首次將基因修飾豬的心臟移植到一位晚期心臟病患者體內,患者沒有出現嚴重排斥反應,豬心臟也開始發揮正常功能。這是人類首次成功將轉基因豬心臟移植到患者體內,引起公眾和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狒狒心臟移植嬰幼兒

據央視新聞,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9日發布消息稱,在該中心接受豬心臟移植手術的病人8日去世,目前尚不清楚確切死因。這一特殊移植手術是全球首例,該病人術后存活了約兩個月。

其實,異種器官移植並非最近才出現的新鮮事物,其歷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其中充斥著勇敢與狂熱、欺騙與無知等諸多矛盾,最後漸漸走上了科學的正途。

1.早期的瘋狂

1667年6月,一名15歲男患者因為未知感染出現嚴重高燒,醫生對他採取了當時流行的放血療法,導致其體內嚴重缺血。丹尼斯將新鮮的羊羔血注XX到患者的靜脈中,沒想到患者身體竟然恢復正常。其他歐洲國家的醫生也紛紛效仿,但是不久,丹尼斯的病人因多次輸入羊羔血液后死亡,直接導致1670年法國政府明令禁止進行輸血手術,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也相繼禁止。

血液注XX

2.回歸科學

最早開展異種心臟移植的科學家也非泛泛之輩。1963年,美國醫生詹姆斯·哈迪成功實施了第一例人肺臟移植,儘管患者只存活了18天。受到凱斯·雷姆茨馬試驗結果的激勵,1964年,哈迪進行了第一次人的心臟移植,由於嚴重的免疫排斥反應,患者術后不到兩個小時就去世了。之後又有醫生進行了幾次異種心臟移植手術,供體有黑猩猩、狒狒、綿羊和豬患者存活時間大多不超過1天。

這些早期的異種器官移植手術大多是面對器官短缺、病情嚴重等情況,對不幸的患者進行了理性而科學的探索。雖然這些患者最終都難逃厄運,他們卻用生命將異種器官移植研究帶入了科學的正道。

3.真正發展

心臟移植手術

經歷的漫長的醫學實驗和慘痛的代價,這些實驗性異種器官移植手術讓科學家日益清醒,免疫排斥仍然是器官移植最大的障礙,而且異種器官間的免疫排斥反應要比同種異體器官間的大得多。免疫排斥成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免疫抑製劑通過降低免疫系統的敏感性,使得患者機體能容納外來的移植物,讓器官移植成為挽救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終極手段。異種器官移植要成功,只憑借免疫抑製劑已不夠用,科學家眼前突然一亮,如果利用基因修飾技術,將器官供體動物的細胞改造得接近人類細胞,就有望躲過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

由於豬的器官機構、功能和代謝特點都與人的相近,而且豬繁殖能力強、飼養方便,也沒有靈長類動物所面臨的倫理爭議,因此被科學家選為異種器官供體動物的首席代表

結語

2022年1月10日,全球都在關注一則爆炸性科學新聞,三天前,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外科醫生為一位晚期心臟病患者進行了基因修飾豬心臟移植手術,目前病人術后情況良好,可檢測到正常的心跳、脈搏和血壓,且沒有明顯的排斥反應。

隨著全球首例豬心臟異種移植臨床試驗的開展,標志著異種器官移植新時代的開始,預計未來幾年很快將有更多的異種器官移植臨床試驗陸續進行,有望為大批缺乏人源器官供體,且沒有其他治療方案的危重患者帶來新的希望。當心臟能夠在動物間互換,人類生命的長度也將會越來越長,期待那一天的到來為更多心臟病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參考南方周末)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ω-3形式之戰:甘油三酯、乙酯還是磷脂?
  • 體檢發現肝功能異常不要急!這份「指南」請收藏
  • 紅棗菊花粥清肝明目 紅潤容顏
  • 小劑量螺內酯對頑固性高血壓有效
  • 青島七成"獨二代"寶寶隔代養 "只生不養"夫妻多
  • 我懷孕了,但很容易上火,怎麼辦?
  • 有什麼辦法可以很快去掉小肚腩?
  • 女人是不是喝茶不好?尤其月經期?
  • 蘋果減肥法對15歲的女孩來說健康嗎
  • 婦科病,請各位來幫幫忙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