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術后需要注意什麼?住院和居家護理這樣做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我們會發送健康的相關文章,讓覓健陪您一起關愛健康資訊~
住院期護理
01疼痛護理
麻醉清醒后24小時內,切口疼痛感最為劇烈,可以使用自控靜脈鎮痛泵,如果效果不理想的話及時與醫師聯繫,對鎮痛方法進行調整,強忍疼痛有時反而會掩蓋病情。盡量排除一切可能增加傷口張力的誘因,如咳嗽、包紮過緊等,疼痛會在術后2-3天逐步緩解。
02術后康復
主要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建議麻醉清醒6小時后,將體位換成半卧位或者側卧位,在床上做一些翻身以及四肢活動;術后第1天盡量下床活動一下;第2天逐漸增加站立、走動以及上廁所等的活動量,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
圖片來源:攝圖網
03胃腸減壓
術後為了防止胃腸道內積氣、積液,醫生會按時為患者進行胃腸減壓,雖然痛苦,但是對胃腸吻合口的愈合和胃腸功能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
引流管引流出的液體顏色和性狀會隨著時間有所改變,如術后24小時內,其液體的顏色為暗紅色;24小時之後,液體逐漸變成黃綠色或者草綠色,證明液體中含有膽汁,說明身體正在逐步恢復。胃管通常在術后48-72小時,腸鳴音恢復,肛門排氣後方可拔除胃管。
04口腔護理
由於術前術后禁食時間較長,唾液分泌減少,口腔乾燥,導致口腔自潔能力下降,容易形成各種感染。腫瘤本身會消耗營養,身體容易出現維生素缺乏,誘發口腔潰瘍。
這種情況下,家屬應該幫助患者徹底清潔口腔,如:用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擦拭口腔,用生理鹽水漱口等。時刻關注口腔內粘膜有無紅腫、糜爛、潰瘍的異常表現,做好口腔護理。
居家護理
01術后飲食
胃癌術后飲食總的原則宜少食多餐、清淡、細軟、容易消化吸收,在食物選擇與進補時,不要急於求成。術后從流質飲食開始,無明顯不適反應時,再過渡到半流食、普食。
避免過冷、過燙食物。禁食一切刺激性及粗纖維和產氣、油煎炸食物。限制單純的糖如蔗糖、甜果汁等,預防進食后發生低血糖或傾倒綜合征等併發症。
第1階段:禁食
術后1~3天內處於手術創傷期,吻合口尚未愈合,胃腸功能正在逐漸恢復,胃腸未通氣前給予持續胃腸減壓,減少胃內容物對吻合口的刺激,減輕胃張力,預防吻合口水腫及吻合口瘺。
第2階段:流質飲食
術后4-10天已基本度過手術創傷期,胃腸功能開始恢復,表現為肛門已排氣,有食慾。停止胃腸減壓,每次飲20~30毫升溫開水,2次/日。
術后第4天給清流質飲食,米湯每次40毫升,2次/日;
第5天,米湯每次60~80毫升,3~4次/日;
第6天,米湯、菜汁每次80~100毫升,4-5次/日;
第7天,給普通流質飲食,米湯、菜汁、雞湯、鴨湯魚湯等,每次100~200毫升,4-6次/日。
第3階段:半流質飲食
上述兩個階段若無明顯不適,可給予米湯、藕粉、蒸蛋羹等。
大約術后第10天開始,此間病人術后留置的各種引流管已基本拔除,靜脈輸液量逐漸減少,食量逐漸增加。應少量多餐,每天5-7餐,每次150-200毫升,以易消化的少渣食物為主,如大米粥、麵條、面片、小餛飩、少量菜泥、豆腐腦、魚丸等。
一些食量大的患者不能急於求成,切忌大量進食,以免發生吻合口瘺。
第4階段:軟食
一般從術后第3周開始,大多數病人消化功能恢復正常,各種不適癥狀消失。軟食是一種質軟、易咀嚼易消化、各種營養素含量充足的平衡膳食,如軟米飯、發糕、饅頭、各種燉、蒸、汆肉類、豆製品、餃子、包子、各種嫩菜等,忌食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忌食油煎炸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