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孕期遇見面癱
小燕(化名)是一個快樂的孕媽媽
還有2周即將生產
就要成為一位幸福的媽媽了
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忽然有一天
她感覺自己左臉有一些異常
先是耳後疼痛
接著出現左側眼睛無法完全閉合
還不停地流眼淚
甚至味覺也有些異常……
焦慮不安的她,經人介紹找到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中醫科副主任王亮就診。
經過查體后,王亮考慮小燕是孕期出現的周圍性面癱,是面神經非特異性炎症導致的面肌癱瘓,需要及時治療。
因處於孕期,藥物治療需謹慎,因此醫生建議她住院進行,通過針刺、推拿、拔罐和面部熏蒸等中醫外治療法進行治療。
入院治療一個療程后,小燕感覺到面部癥狀已經明顯好轉,因預產期將至,目前小燕已轉至產科待產。等到寶寶出生后,再繼續進行中醫綜合治療。
#左側為治療前
右側為治療后#
鄭大三附院中醫科專家王亮為大家科普周圍性面癱的相關知識:
周圍性面癱又稱為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發病突然,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板滯, 不能完成皺額、閉目、聳鼻、鼓頰等動作,口角向健側歪斜,患側露睛流淚、額紋消失、鼻唇溝變淺,部分病人初起有耳後、耳下及面部疼痛等。目前,其病因多數認為本病與病毒感染有關,且多於受涼或上呼吸道感染后發病。
中醫認為該病多由人體正氣不足、衛外不固、面部感受風寒、筋脈失養所致。
女性妊娠是特殊的生理過程,妊娠階段嘔吐吞酸、夜寐不寧、耗氣傷津、抗邪能力下降,易感受風寒之邪而患面癱。中醫常用針刺治療、推拿、拔罐及面部熏蒸等外治療法,可疏通面部經絡,扶正祛邪,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確切,對孕婦及胎兒使用的安全性較高,患者易於接受,是孕期面癱較為合適的治療方案之一。
綜合治療的同時,患者需要注意麵部保暖,可以做適當的面部肌肉鍛煉。周圍性面癱是臨床常見疾病,有一定的自愈性,及時、積極地治療后一般預后良好。因此,孕婦要注意調整情緒,配合治療的同時安心養胎,避免過度的焦慮。
專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