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頭暈頭脹胸悶僅靠健脾是不夠的!醫生提醒需要三焦通暢
大家好,我是中醫郝大夫。今天咱們來聊聊高血脂這個病,在許多人看來,高血脂,就是血管里油水太多了,痰濕太多了,乃是脾虛所致。不過,事情往往沒有我們想象那麼簡單,高血脂的產生,我們往往要考慮四個字——三焦不通.
什麼是三焦啊?三焦,中醫認為是六腑當中的腑。它在哪裡?說白了,它就是一個腔,涵蓋了除腦袋之外,身體軀幹部位掛著的所有這些零件。用明代醫學張景岳的話說,就是「臟腑之外,軀殼之內,包羅諸臟」的這麼一個大腔。
在這個腔裡頭,元氣周流不息,津液輸布不停,所有臟腑的氣機升降無時無刻不在進行。
所以說,這個三角啊,就是就好比一塊舞台。臟腑在上頭,扮演不同的角色,
但是,如果三焦不通了,就像舞台上突然豎起了好多柵欄,各個臟腑之間失去了溝通和聯繫,那問題就出來了。
什麼問題呢?就是臟腑之間的協作消失了,氣機運轉停滯了,津液輸布中止了,元氣也無法周流了。
這樣一來,好比機器轉上了綉,身體里就有垃圾出現了。垃圾的表現形式,就是高血脂。
既然如此,要想改善問題,就要想方設法,讓這個三焦重新通暢起來。
怎麼通暢呢?只靠健脾嗎?肯定是不夠的。
我告訴你,真正合理的做法,是腎、肝、脾、脈,四者同調,四個輪子,讓它們一起轉。為什麼啊?因為腎是一身之本,腎不足,臟腑虛衰不可避免。肝主疏泄,主條達。三焦要想恢復暢達之性,必須借助肝的通調之能。脾作為運化之中樞,氣機升降之主軸,也是三焦重新暢達起來的發動機。脾氣不轉,三焦不轉。脈,即血管,是氣血之府。脈通了,氣血就通了,可以輔助推動三焦重新通起來。
我這麼講,一點中醫基礎沒有的可能聽不懂,咱們結合一個曾經看過的一個醫案,講解一下。
這個患者是男性,年55歲。就是高血脂,伴隨頭暈頭脹、手足心發熱、腰膝酸軟、記憶力衰退、胸悶、心悸、身體不適,大便干,夜晚睡覺不好,舌紅,舌邊有瘀斑,舌苔膩,脈弦滑的現象。當時給他辯證是辯證屬肝腎陰虛,痰瘀互結。
後來通過中藥調理,服用了得有2個月,期間方子也適當加減。患者身體各項指標正常了。
咱們來看下這個患者身體的情況啊。
患者手足心發熱、腰膝酸軟、記憶力衰退、舌紅、脈弦,睡覺質量下降,這說明什麼啊?說明肝腎不足,肝腎陰虛啊。陰虛有熱,所以手足心發熱,睡不好啊。舌紅,也是有熱。腰膝酸軟,乃是肝腎不足之象啊。
再有,你看,他舌苔膩,血脂高,胸悶心悸,脈弦緊,說明什麼?說明有痰。
還有,他舌有瘀斑,說明有瘀血。
這個情況怎麼辦?
第一,調肝腎。枸杞子、熟地黃、山茱萸,滋補肝腎之陰。香附這味葯,能調肝,暢達肝氣。
第二,調脾。山藥、茯苓、澤瀉、半夏,這是在健脾化濕啊,在補脾虛。對不對?
第三,水蛭、川芎、瓜蔞、山楂,這是在活血、化瘀、消痰,清理脈道中的痰瘀之患
這就是肝、腎、脾、脈四個方向同時入手,讓三焦重新通暢起來。三焦暢,則血脂正常,血脈通暢,什麼毛病也就都沒有啦。
在我看來,高血脂的人,儘管有一些確屬肥胖、痰濕內積 ,但是也有一些,以肝腎陰虛、肝腎不足為本,夾雜痰瘀互結的問題。這個是人到一定年齡,機體衰老之後,和容易出現的局面。可以說,它有普遍性,不比單純的肥胖、痰濕差多少,甚至可以說更有普遍性。一些中老年人,50歲以後的,這方面更明顯。
這時候怎麼辦?像我如前所說,通過滋補肝腎,調暢血脈、健脾除濕的手段,讓三焦暢達起來。三焦之氣為之一轉,事情就解決了。
好了,大家如果有中醫方面問題,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