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心血管› 冠心病預防 › 查看內容

這幾種肉老年人最好別吃或少吃,嚴重可致中毒、冠心病,很多人天天吃

admin2022-4-20 17:43

你知道嗎?平時餐桌上的肉,吃不對可能導致食物中毒、膽固醇過高,從而引起一系列身體上的問題,尤其是腸胃功能較弱的老年人,更需要注意怎樣正確地吃肉、吃什麼肉。

哪些肉不建議吃?

1. 畜三腺——不吃

不要食用豬、牛、羊等動物身上的甲狀腺、腎上腺、病變淋巴腺。

淋巴體中殘留的病菌和病毒需要高溫才能殺滅,普通的烹飪溫度難以達到,出於安全考慮,最好不要食用這些部位。

而甲狀腺、腎上腺等腺體中含有較多激素,耐熱,高溫也不易分解,600℃以上高溫才能破壞甲狀腺激素,食用太多就會影響我們自己的內分泌系統,造成身體不適。如果誤食牛的十分之一個甲狀腺,羊的二分之一個甲狀腺,豬的六分之一個甲狀腺,就會出現中毒表現,如噁心、嘔吐、腹瀉 。

2. 野生動物肉、貓狗肉——不吃

中原地區食用肉類多以豬肉、雞肉、牛肉、羊肉為主,狗肉只在少數的飯店或專營狗肉的飯店有售,貓肉更是極為少見。

而對於野味來說,大部分都是環境不明、來源不明的,是否攜帶各種病菌病毒不得而知,何必為了嘗鮮而損害健康呢?

3. 雞鴨屁股——不吃

雞屁股、鴨屁股,這些對少數人來說充滿「異香」的部位,其實腺體也很多。

包含大量沒有來及分解的病原體、代謝廢物等,即使高溫烹飪,一些病菌也可能不會被殺死。

4. 魚腹黑膜——不吃

魚肚子里的黑皮是魚腹中的保護層,保護腹腔內壁不受腹內各種器官的摩擦。

不過,這層黑膜的營養價值並不高,主要是脂肪,從安全考慮,二噁英、多聚聯苯等環境污染物都是脂溶性的,也會更容易在腹膜等脂肪組織。

哪些肉要少吃?

1. 雞鴨皮——少吃

有的人喜歡吃鴨皮、雞皮,其實,這些皮中的脂肪較多,膽固醇較高。

因此,吃雞時最好去掉雞皮,更不要用雞鴨皮來做菜。

2. 魚頭——少吃

一般來說,魚頭是魚中最容易積蓄污染物質的部位。

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對魚中汞含量的檢測發現,不同部位汞含量:魚頭u0026gt;魚皮u0026gt;魚肉u0026gt;魚籽。

污染程度和魚齡成正比,魚齡越大,魚腦和魚皮汞蓄積量越多。

當然,正規水庫養殖的魚,一般約2-3斤,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3. 動物脖頸——少吃

動物脖子處的淋巴組織比較集中,我們都知道淋巴組織里可能存在有病菌,但並不代表說脖子等於淋巴。

比如,豬脖子,素有「血脖肉」之稱,它確實有較多淋巴結,尤其是病變的淋巴結較大,但只要規範屠宰,病變的淋巴是會被除掉的。

而對於雞鴨脖子來說,吃的時候最好去掉皮,因為淋巴等一些排毒腺體都集中在頸部的皮下脂肪,這些腺體中有動物體內的毒素、飼料中的激素等。

4. 冷藏超半年的肉——少吃

肉類冷凍也是有保質期的,一旦超過保質期,食物在冷凍室內也會變質。

在營養專家看來,在家用冰箱中儲存了半年以上的肉,就已經超過了安全食用期,不僅口感差、營養流失,而且還有健康風險。

豬肉冷凍保質期為6個月左右,最好在4個月內食用。

牛羊肉基本在8-12個月。

雞、鴨等禽類為3-8個月。

加工肉製品更短,一般情況下,最長保存時間大概是3個月,如培根片、腌肉別超過3個月,火腿和培根塊別超過4個月。

5. 動物內臟——少吃

動物內臟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但畢竟肝臟、腎臟等內臟也是身體的「過濾器」,會有一些毒素殘留。

而且一些內髒的膽固醇比較高,而且嘌呤含量也不低,每100克動物肝、腎、胰、心、腦等嘌呤含量均有數百毫克。

因此不建議經常食用。

怎麼吃肉才健康?

究竟怎麼吃肉才健康?我們來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原系主任何計國給我們科普一下~

何計國主任

1

每天吃夠4類12種

①谷薯類,如:大米、小麥、土豆等,能提供澱粉能量,每天吃2-3種;

②肉類,包括魚、肉等,每天吃1-2種;

③蔬果類,蔬菜3-5種;

④大豆和堅果。

圖源於重慶衛視電視截圖

2

家蓄肉雖好,但也有缺陷

家蓄肉,包括牛肉、羊肉、豬肉等,屬於紅肉,鐵元素含量、維生素B比較多,但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含量高,且不含維生素C,能量高,建議與蔬菜、糧豆搭配。

3

蔬菜+肉,營養價值更高

問:我們家為吃飯總鬧彆扭。我愛吃葷,最愛紅燒肉,可我老婆愛吃素,綠葉菜一頓不落。她老說我吃得太油膩。想問問專家,有沒有什麼高招,幫我解決我家吃飯問題?

肉和蔬菜搭配吃,取長補短更健康。比如:

①牛肉燉蘿蔔,蘿蔔的膳食纖維可以吸附油脂,減少人體吸收過多油脂;

②西紅柿燉牛肉,可使牛肉變得更軟爛;

③蔬菜中的胡蘿蔔素、番茄紅素都屬於脂溶性物質,與含脂肪的肉類烹飪時,蔬菜的營養得以充分吸收,肉類又因與蔬菜的結合補充了自身缺乏維生素C的缺陷;

④糧豆搭配肉類,可節約蛋白質。肉的蛋白質和糧食蛋白質可以互補,提高利用率,比如糧豆缺少賴氨酸,肉類缺少蛋氨酸,二者能互補。

圖源於重慶衛視電視截圖

提醒:過多的蛋白質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甚至危及生命,因為營養不是越多越好,適量的才是最好的。腎病患者要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入量。

文章內容綜合於科普中國、重慶衛視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每日一味抗癌中藥——青黛,古人用它做染料,局部外敷能散腫塊
  • 癌症晚期選擇坐以待斃?臨床治愈、帶瘤生存,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 什麼病應該掛神經內科,今天我來告訴大家
  • 科技動態:光纖成像技術助力阿爾茨海默病
  • 癌症是什麼病?比起癌症更可怕的是自己的這些生活方式
  • 年青人為什麼會長痘痘?怎麼辦?
  • 一個生理問題
  • 怎麼讓食物發酵?
  • 鼻子有很多黑頭`` 象蜂窩一樣怎麼辦?? 怎麼清除?
  • 急急急~~~我很苦惱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