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心血管› 高血脂飲食 › 查看內容

一分痰熱,一分「銹」!來學此方,清痰熱、消濁銹,巧治高血脂

admin2022-4-23 18:08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醫如何應對高血脂。

記得我們在學習中醫內科的時候,講到高脂血症的辨證論治,老師要求我們記住一個公式。

什麼呢?就是清痰熱+化瘀血。

把這個公式記住,面對患者的時候,醫者就有思路了。

當然,這也要分什麼樣的患者。如果是那種迷糊、口苦、熬夜、眼圈黑,舌頭青暗的,用這個思路就合適。

隨著後來實踐的增多,我們發現,老師的話很對。屬於這個類型的患者,比比皆是。

我給你說個真實的醫案故事吧。

話說有這麼一個女子,年45歲。

什麼毛病呢?就是高血脂。整個人頭暈迷糊,已經半年之久。

另外,她還總覺得口苦、口乾,手上發麻。大便不規律,有的時候干,有的時候稀薄。

為了控制血脂,她嘗試了很多辦法,效果不好。別人勸她吃西藥控制。他覺得,在長期吃西藥前,應該試試中醫湯藥。

就這樣,她轉投中醫。

刻診,見患者脈象弦細,苔黃,舌頭邊緣發青。

詢問生活習慣,患者說,自己從前總熬夜,夜裡12點之前睡覺的時候很少。不是她喜歡熬夜,而是工作所迫。在某酒店擔任高管的她,很難早早入睡。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後,醫家就給開了一張方子。但見——

黃芩,枳實,竹茹,法半夏,茯苓,甘草,白朮,虎杖,三七,丹參,川芎,山楂,蒼朮,綿茵陳,陳皮,神曲。

所有這些,水煎服。每日兩次口服。

結果如何?患者應用以後,口苦口乾之感大大減輕,頭暈緩解,身體感覺大好。效不更方,患者繼續服用。最終,各種指標基本恢復正常,不適感幾乎完全消失。

這裡面,就有一番學問,值得我們探討。

還記得我開篇時,提到的公式嗎?

對了,就是「清痰熱+化瘀血」

這裡的清痰熱,當然意味著患者有痰熱之邪。

化瘀血,當然意味著患者,有血瘀的傾向。

這個公式,在上面醫案里患者的身上,是適用的。

先來說痰熱這個事兒。

此人有高血脂。血脂者,痰濁也。痰濁郁久,則化熱。此人口苦、口乾、苔薄黃,顯然是痰熱之象了。而且,由於工作的關係,此人必須熬夜。熬夜這個事兒,傷陰,日久也會生熱。可見,清痰熱這個事兒,必須得做了。

其次,來看化瘀血。此人有淤血之象嗎?也有。舌邊發青,乃淤血阻滯,舌體失養。手發麻,乃淤血阻滯,經脈失養。

可見,對這個患者而言,其血脂高是表象,真正的問題,在於痰熱內蘊、瘀熱互結。治療,必須清痰熱,化瘀血。

來看看當時醫家的配伍吧——

這個方子,你別看藥味不少,實際上很簡單。它就是一則加法運算。清痰熱,加上化瘀血。

怎麼清痰熱?這裡用到了溫膽湯化裁。黃芩,清熱燥濕。枳實,行氣消痰。竹茹,清痰熱。半夏,燥濕化痰。白朮、蒼朮和茯苓,健脾,杜絕生痰之源。虎杖,清濕熱。陳皮,理氣除濕。茵陳,更是清利濕熱的能手。

怎麼化瘀血?你看,山楂、川芎、丹參、三七,皆為活血化瘀之品。那虎杖,除了清熱利濕,還能散瘀。

總之,這方子,就是以溫膽湯打底,配合健脾、化瘀之品,起到了清痰熱、化瘀血的作用。這對醫案里的患者來說,是十分合適的。所以,患者服用以後,諸症大大改善。

在這裡,我想請讀者朋友,把上頭的驗方和辨治思路,好好記下來。這是非常實用的。

眾所周知,當下國人,受高血脂困擾者不計其數。這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吃得好、動得少的人,很容易中招。

而在這部分人群里,晚上熬夜,早晨口苦,腦袋迷糊、噁心欲嘔、口乾手麻者,又十分常見。這個時候,就應該考慮,是不是證屬痰熱內蘊。痰熱之邪存在日久,難免阻滯氣血,化生淤血。所以,就得清痰熱,加上活血化瘀。你看,這公式就用上了。

當然,我說這些,不過是一些靜態的臨床經驗。它應用起來,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所以,非專業讀者,應該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適當借鑒、化裁。一則經驗,不可能適合所有高脂血症的患者。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知名牛奶檢出的低毒性「丙二醇」是什麼?對身體會有傷害嗎?
  • 一日三餐應該怎樣吃(2)
  • Science子刊:衰老的肝星狀細胞觸發肥胖相關肝癌機制
  • 舌頭邊緣有齒痕該怎樣調理?
  • 手指常感無力和麻木?長時間握滑鼠當心「滑鼠手」
  • 一個生理問題
  • 怎麼讓食物發酵?
  • 鼻子有很多黑頭`` 象蜂窩一樣怎麼辦?? 怎麼清除?
  • 急急急~~~我很苦惱
  • 我鼻子上有許多黑頭!!煩~~~~誰能幫我短時間消滅它們,方法要簡單,見效!不許騙我!發表者要有親身經歷,謝了!!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