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產期」是孕期的分界線,想要順利渡過,准媽媽不能放鬆警惕
研究表明,60%~80%的圍產期女性,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
懷孕分很多階段,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孕「早中晚」期。實際上,還有一個階段不常被提起,對胎兒和孕婦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段時間,糖媽收到幾條關於「圍產期」的疑惑,結合幾位准媽媽的產檢經歷,和大家嘮嘮圍產期這件事。
孕媽產檢時,不懂什麼是「圍產期」一位准媽媽樂心私信糖媽,她回憶起產檢經歷覺得尷尬又緊張,希望我可以分享給還沒到圍產期的准媽媽,讓大家做好心理準備。
樂心產檢的醫院,檢查時家屬是不可以陪同的,這讓初次懷孕的她非常緊張。
醫生仔細查看后,告知樂心寶寶一切都好。但從實際孕周看,很快就要XX「圍產期」了,要更加註意保護好自己和寶寶,別落下後續的產檢。
樂心聽過之後,覺得醫生話裡有話,便對醫生說:「沒事,你和我說實話就好,我扛得住。」
醫生看到樂心的樣子,沒忍住笑了出來。別自己嚇自己啦,每個孕婦都要經歷圍產期,孕晚期差不多,只是比孕晚期的時間更長。
聽醫生這樣解釋,樂心才鬆了一口氣。出了檢查室就坐在椅子上一番查詢,作為一名孕婦,居然不知道圍產期,還對醫生說了那麼尷尬的話。
悄悄告訴大家,糖媽懷第一胎時也不知道圍產期是什麼。大家不要因此自責或焦慮,現在了解也不晚。
「圍產期」究竟有什麼不同?提前來學習不僅是准媽媽需要了解圍產期的意義,正在備孕的夫妻也可以提前來學習,讓孕期更加輕鬆。
所謂「圍產期」從懷孕28周開始算起,算上分娩的時間,直到產後1周結束。關係著孕婦、胎兒,產婦和新生兒的安全。
在不同國家,或醫療水平不一樣的情況下,預產期的時間也會有一些變化,許多地區會將開始時間提前至24周左右,以便提供更全面的保護。
大家常說的孕晚期,通常更看重的是時間和懷孕月齡。但提到圍產期時,考慮的是更多細節。
對於胎兒來說,圍產期開始的意義,意味著ta在預產期前出生,也是相對安全的,並且很有可能存活下來。
對孕婦來說,圍產期有一定的危險性,其中最容易發生的就是心肌病,到了圍產期就應該更加重視這方面的檢查。
而「圍產期」之所以一直持續到產後1周,是因為過了這個時間,產婦和新生兒的身體狀態,才更加穩定安全。
「圍產期」是孕期的分界線,需要注意什麼?大家通常認為,懷孕後期是最安全的時候。其實XX「圍產期」,就像是孕期的分界線,需要注意的事情,和28周前要注意的事情不一樣。
但不必過於緊張,保證以下幾個方面沒有問題,圍產期就會非常順利。
首先是檢查方面
糖媽發現,許多准媽媽在懷孕28周之前非常重視產檢,28周之後就不願意往醫院跑了。
因為在28周之前,許多排畸的檢查都已經做過了。以為只要等著寶寶長大就好,其實在圍產期內的產檢依然很重要。
這一階段的產檢雖然簡單,卻關係著准媽媽是否需要提前生娃,以及用怎樣的方式生娃。如果跳過這一步檢查,分娩的風險將會增高。
其次是身體方面
XX圍產期,准媽媽身子越來越不方便,水腫和變胖都比較明顯,可能會故意少吃。
但要注意這一期間正是胎兒和孕婦,正需要鈣和其他營養的時候。只要不暴飲暴食就好,千萬別少吃。
同時還要注意圍產期對新生兒的護理,產後一周,新生兒一半時間在醫院度過,一半的時間在家中度過,離開醫生后,家人很容易有迷信的方法帶娃。
為了寶寶的身體好,不要對他進行綁腿、擠rt,還有用力搖晃等,脆弱的新生兒很容易因此受到傷害。
最後是心理方面
准媽媽在「圍產期」很容易出現焦慮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排解,將成為產後抑鬱的隱患。
焦慮一方面來自於身體激素變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也來自懷孕和即將生娃的壓力。
家人在保證媽媽身體舒適的同時,也要關注她的心理變化。她們有情緒並不是因為矯情,愉快度過圍產期,將很大程度減輕產後抑鬱發生。
「圍產期」結束后,女性也別放鬆警惕圍產期雖然只持續到產後一周,但很多好習慣在圍產期之後也要一直保持著。
圍產期結束,但坐月子還沒結束。新生兒初成長、現在產後的身體恢復中,以下這些細節,仍然不能放鬆警惕。
惡露持續時間多為4~6周,大部分產婦在21天左右惡露就乾淨了。如果圍產期過後,惡露依然很多,甚至有味道,需要及時檢查。
新生兒真正的危險期一直到產後2周,因此家人平時還要仔細觀察寶寶的身體情況。圍產期結束了,也不能立刻放鬆。
產婦的心理問題要持續關注,如果女性只在產後一周這個圍產期的時間內,才有好心情。圍產期結束,仍然情緒糟糕,還是有可能會被產後抑鬱纏上的。
至少在產後的1年內,都要時刻關注女性的心理情況。尤其是一個人在家帶娃的女性,可能產後1~2個月沒有表現,卻在寶寶1歲左右時崩潰了。
只要寶寶沒有離手,都要給女性及時的關心和照顧,別讓她因為產後抑鬱受傷害。
【今日話題】大家了解過「圍產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