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粘連對妊娠的危害
什麼是宮腔粘連宮腔粘連( 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 是指宮腔手術操作、創傷或感染等因素,導致XX內膜基底層受損后異常修復時發生纖維化等一系列生理病理學改變,可引起宮腔、XX管內粘連或瘢痕;臨床表現隨粘連程度而不盡相同,主要包括月經量減少或繼發性閉經、周期性盆腔疼痛、複發性流產、不孕和胎盤異常等。
宮腔粘連病因機制
IUA的確切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機制有纖維細胞增生活躍學說、神經反XX學說等。
1)纖維細胞增生活躍學說 :宮腔手術操作、創傷等任何造成XX內膜基底層損傷造成的上皮細胞及間質細胞再生障礙、新生血管形成受阻、成纖維細胞增生以及細胞外基質過度沉積等,均可導致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瘢痕形成。
2)神經反XX學說:認為XX頸內口有一特殊的神經分佈區域,宮腔手術或搔刮所引起的反XX性神經痙攣並且呈持續痙攣狀態,可能引起宮腔積血、閉經、月經過少等臨床癥狀;同時,還可能使XX內膜失去對卵巢激素的反應。
3)其他致病因素包括 :(1) 雌激素受體(ER)表達異常;(2)XX內膜幹細胞增殖分化異常;(3)宮腔微環境改變與纖維化微環境增強;(4)信號通路調節異常;(5)其他,如粘連性纖維母細胞誘發的炎症反應。
宮腔粘連與複發性流產宮腔粘連使得宮腔內容積減少、誘發內膜炎症及形成內膜過度纖維化,干擾胎盤形成從而導致流產。發生宮腔粘連的女性流產率可高達40%,不孕不育率達43%。研究發現複發性流產患者發生宮腔粘連的比例高達50%。
宮腔粘連的診斷1)宮腔鏡(Hysteroscopy):宮腔鏡檢查能全面評估宮腔形態、XX內膜分佈及損傷程度,是診斷IUA的準確方法,有條件應作為首選方法。
2)經XX二維超聲(2D-TVUS):檢查經濟、便捷,常作為婦科病變的首選輔助檢查手段,可於橫斷面及矢狀面觀察XX腔形態、XX內膜情況並測量內膜厚度。但因其漏診率較高而受到質疑。
3)XX三維超聲(3D-TVS):彌補了2D-TVUS無法觀察XX冠狀面的劣勢,可清晰顯示宮腔,提升了IUA的診斷效能,可更準確地觀察宮腔內粘連與破壞程度。
4)宮腔聲學造影(SHG):SHG操作簡單、費用低、患者耐受性好,已廣泛用於診斷IUA。
宮腔粘連的治療對有生育要求的 IUA 患者,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恢復宮腔的正常解剖結構,預防粘連的複發,促進XX內膜的再生,以恢復正常的月經及生育能力。目前治療IUA 的主要方法為宮腔鏡下粘連分解術(TCRA),對於輕中度IUA 患者,一次 TCRA 手術通常可以獲得理想的宮腔容量及形態,超過90%的患者恢復正常月經但嚴重粘連的患者復粘率高達60%,妊娠率僅約20%。
預防IUA的再複發相關資料表明,術后再粘連程度與術前粘連程度呈正相關,總體上IUA術后再粘連的發生率為3.1%~23.5%,而重度IUA者術后再粘連率可以高達60%以上。因此,預防IUA術后再粘連已成為IUA治療的重要環節。
1)宮內節育器(IUD):宮腔粘連分離術後放置 IUD 認為可以有效預防術後宮腔再粘連,而且目前臨床中一直被普遍應用。
2)宮腔支撐球囊:宮腔支撐球囊具備更大的表面積和體積,術後放置能有效避免創面間的黏附,從而降低宮腔的再粘連。
3)生物屏障治療:透明質酸酶輔助宮腔鏡術後防止粘連複發治療是另一種有效治療手段,它可在創面表面形成隔離膜,防止粘連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