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琦等發現限制膳食膽固醇的攝入有助於長期心血管健康和長壽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代謝內分泌科黃佳琦、趙斌教授團隊在Circulation發表了題為Associations of Dietary Cholesterol, Serum Cholesterol, and Egg Consumption With Overal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nd Systematic Review and Updated Meta-Analysis的原創研究性論文。趙斌教授為該論文獨立第一作者,黃佳琦教授為通訊作者。
雞蛋作為一種常見的食物,是膳食膽固醇的主要來源之一。一個煮雞蛋中約含有186毫克膽固醇,同時還含有多種優質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儘管已有數十年的研究,膳食來源的膽固醇、雞蛋攝入與早死及慢病風險的關聯仍存在爭議。2015年美國膳食指南咨詢委員會的科學報告及膳食指南文件中提出了幾條聲明,包括「膽固醇攝入量不必限制、在遵循健康飲食模式條件下保持最低膳食膽固醇和雞蛋合適的攝入量」應被視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這幾條聲明再次引發了關於膽固醇及雞蛋攝入量的激烈討論。2020年,膳食指南咨詢委員會再次更新了科學報告和膳食指南文件,建議減少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量似乎是謹慎的做法。由於目前缺乏關於評估膳食膽固醇、雞蛋攝入量與長期健康結局的研究,因此需對這些建議進行額外研究和數據統計學支持。基於此,本文對隨訪長達31年的Alpha-Tocopherol, Beta-Carotene Cancer Prevention (ATBC)大型隊列研究中27,078名研究對象進行了前瞻性分析,以探究飲食,血清膽固醇以及雞蛋攝入與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CVD)相關死亡率的關係,並通過對42項前瞻性隊列研究進行Meta分析,以進一步闡明結果。
該團隊研究發現,飲食膽固醇和雞蛋攝入量增加總體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有關,每天每額外攝入300毫克膽固醇,總死亡率和CVD死亡率風險比(HRs)分別為1.10和1.13,每天每額外攝入50克雞蛋,總體死亡率和CVD死亡率風險比(HRs)分別為1.06和1.09,另外較高的血清總膽固醇濃度與CVD死亡風險增加相關。Meta分析結果發現,每天50g雞蛋攝入與CVD風險增加相關,以地區對人群分層分析結果表明,在美國隊列中雞蛋攝入和CVD風險呈現正相關,在歐洲隊列中呈邊際陽XX聯,而在亞洲隊列中沒有關聯。
研究表明飲食中大量膽固醇和雞蛋攝入量增加與全因死亡率和CVD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研究結果支持限制膳食膽固醇的攝入有助於長期心血管健康和長壽,為膳食指南制定提供了大數據證據。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21.057642
本文轉載自中南大學新聞網
製版人:十一
轉載須知
【非原創文章】本文著作權歸文章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作者的允許禁止轉載,作者擁有所有法定權利,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