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詞條
  • 討論區
  • 男科
  • 婦科
  • 產科
  • 兒科
  • 整形科
  • 不孕不育
  • 腫瘤科
  • 糖尿病科
  • 心血管科
  • 肝病科
  • 腎病科
  • 肛腸科
  • 泌尿科
  • 耳鼻喉
  • 眼科
  • 口腔科
  • 骨科
  • 皮膚科
有健康網 › 有健康知識 ›心血管› 心血管疾病治療 › 查看內容

七旬老人跌了一跤胸椎骨折,沒想到先住進了心血管外科

admin2022-5-12 21:08

這是前些日子收住院的一位患者,前幾天碰到心外科主任,問起來患者已經治療完出院了。

心內科醫生給心外科收了病人,要說這位患者還不是來看這個病的。

76歲的男性。某天不小心跌了一跤,腰背痛。

到社區醫院一檢查,胸椎第11椎體骨折。

一般來說,要是摔個「屁股墩」,也就是臀部著地,常常是胸11、12,腰1這些椎體發生骨折的。

因為腰背痛明顯,又查了腹部超聲,結果還真發現新問題了。腹主動脈有個動脈瘤。

動脈瘤不是像腫瘤那樣長個實體瘤子,而是局部血管有了病變,擴張膨出了,或者是有了夾層。這位患者是那種擴張膨出的動脈瘤。

超聲發現了動脈瘤,只是初步,進一步還要做主動脈CT血管造影。

得,轉上級醫院吧!

到了上級醫院一做CT造影,腎下腹主動脈瘤沒跑了,直徑6.2cm,長度8cm。要知道,一般腹主動脈的直徑不超過2.5厘米,超過3 cm就可以診斷腹主動脈瘤了。

患者的腹主動脈瘤直徑6.2 cm,整整超過一倍多,要算面積就更大了。腎下,在腎動脈下方,這對患者還是有利之處,後期治療時可以盡量避開對腎動脈的影響。

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血管壁有了病變,擴張、膨出。病變的血管壁薄,就容易XX,瘤體直徑越大,XX的可能性就越大。超過6cm時,XX率可以達到40%。主動脈承受的壓力多大呀,要是血壓再高,動脈瘤破了,那就不可收拾了。

這位患者就有著10多年的高血壓病史,收縮壓最高到過180mmHg,現在靠藥物降壓,平時血壓收縮壓在140-150mmHg。主動脈瘤患者的血壓,收縮壓最好控制在120mmHg以下。

患者還不光是腹主動脈瘤。造影發現,患者左側髂內動脈,就是腹主動脈下面分叉之後的分支,也發現了動脈瘤,直徑約3.7 cm。另外,升主動脈也明顯增寬了,到了5.3cm,一般不超過4cm。

按照我國的標準,腹主動脈瘤直徑超過5 cm就要干預了。這位患者已經到了6.2cm了,要干預了。

因此,患者不能先做胸椎骨折的手術了,要先做腹主動脈瘤、髂動脈瘤的手術,拆掉這兩個威脅生命的 「不定時炸彈」。

可再一檢查,又發現了新問題。患者有 「低血鉀」,血鉀最低到了2.5mmol/L。

這麼低的血鉀,分分鐘心臟就可能停跳,誰敢手術啊!先補鉀吧!於是,在急診室輸液吃藥。可補了3天鉀,效果不明顯,低血鉀還挺頑固的。

高血壓病史、低血鉀,懂行的人、甚至有些患者就想到了,會不會有其他的疾病?比如,原醛,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就會表現為高血壓、低血鉀。

醫生也為患者檢查了,腎上腺超聲未見異常。

總在急診留觀也不是事兒,醫院就讓患者先找個地方去補鉀,然後再來手術。

這樣,患者就找到我們醫院,要求住院補鉀。

放著這麼危險的腹主動脈瘤,要住到內科病房補鉀?我沒同意,要把他收到心血管外科。因為我們醫院的血管外科是在心外科的。為這,患者還跟我掐了一會兒,執意要住內科補鉀。直到我聯繫好收住院,這才感謝著去辦手續。

補充一下,患者既往除了高血壓病史,還有「帕金森病」,右下肢靜脈曲張做過手術,左上肢外傷做過手術。但是患者沒有吸煙、飲酒史。

入院后,給患者口服藥補鉀,做了常規的術前檢查,排除自身免疫疾病,找來原來造影的影像資料。

入院第2天測得的血鉀為3.1mmol/L,還是低。腎上腺CT掃描顯示,雙側腎上腺增生。

這就提示低血鉀可能與腎上腺增生有關。因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可以是腎上腺長腫瘤,也可以是腎上腺增生,確診還需要進一步檢查。

先試行治療吧!

醫生在給患者口服補鉀的同時,加用了螺內酯20mg,每日2次。螺內酯也叫「安體舒通」,是對抗醛固酮的葯,用於治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可以提高血鉀、降壓。

還別說,加服了螺內酯,患者的血鉀很快就補上來了,達到了4mmol/L以上。其他查了皮質醇激素等也都正常。只是當時醫院不能查腎素,而且當時主要的問題是動脈瘤,原醛的診斷就往後放了。

醫生還為患者檢查了自身免疫疾病相關的指標,排除自身免疫疾病引起的血管炎。因為那也是動脈瘤的病因之一,治療上是有所不同的。

檢查完成,血鉀補到正常,做腹主動脈瘤、髂內動脈瘤的手術吧!

現在的手術多數是微創手術。是經過動脈穿刺放支架或者栓子,就是把血管瘤的部位加固一下或者堵起來。這位患者做的就是「腹主動脈腔內修復術+髂內動脈栓塞術」。

腔內修復術用的是覆膜支架,支架上有層膜,支架一撐開,覆在支架上的膜把血流隔開了。這樣,血管壁就不受衝擊了。

手術成功。

患者康復出院,準備去做胸椎骨折手術了。

腹主動脈瘤,老年人,尤其高齡老年人比較多見,最常見的原因還是動脈粥樣硬化。另外,還有遺傳、感染、炎症等,長期吸煙也是容易得病的原因。這位患者血脂總膽固醇6.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41mmol/L,作為高血壓患者,血脂控制不達標。

腹主動脈瘤可以有腹痛、背痛,檢查也可以發現腹部有搏動性腫塊,聽診可以聽到血管雜音。這位患者就是腰背痛明顯檢查的,腹部的體征也都有。

早先腹主動脈瘤經典的手術,是把動脈瘤切除再換上人造血管。現在很多是採用微創技術,做腔內修復術,就是用帶膜支架放在動脈瘤那一段血管裡面,把血流隔開,所以也叫做「腔內隔絕術」。兩種方法各有適應證,醫生根據具體病情來選擇。

(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養老有道@頭條健康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相關資訊推薦
最新資訊推薦
  • 赫本這麼美,為什麼那些整容的不照著她整?評論扎心了哈哈哈
  • 勸人捐贈遺體,是我每天的工作
  • 測測你的皮膚中毒多深?
  • 中國老人在加拿大自強不息 幸福晚景活出尊嚴
  • 爛水果 不爛部分也有毒
  • 包粽子的方法
  • 幫忙解決皮膚問題
  • 想減肥早上只吃香蕉 但又聽說不能空腹吃 怎麼辦?
  • 身高問題
  • 怎麼減肥

Power by 有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