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重磅:預防心血管疾病,從娃娃抓起
05 月 13 日的《母嬰之聲》,我們解讀了 10 篇文獻,關注:心血管疾病,兒童體重,心理健康,食品營銷,孕期飲食,母乳餵養,電子垃圾,孕期運動,滴眼液,XX菌群。
NEJM:預防心血管疾病,或需從娃娃抓起!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91.245]
① 納入38589名研究對象,分析兒童期體重指數、收縮壓、總膽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和吸煙情況與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並根據此構建合併危險因素z評分;② 在平均隨訪35年後,共發生319例致命心血管事件,其中兒童期吸煙者發生風險是非吸煙者的1.61倍;③ 兒童期總膽固醇水平更高者,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④ 合併z評分每增加1分,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2.71倍。
【主編評語】
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長期隊列研究(i3C)結果提示,兒童期的一些危險因素,包括肥胖、膽固醇水平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增高、吸煙等,會增加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種關聯在調整了成年期的危險因素之後,仍有統計學意義,提示了兒童期危險因素干預的重要意義。(@Epi汪)
【原文信息】
Childhoo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Adult Cardiovascular Events
2022-04-04, doi: 10.1056/NEJMoa2109191
Nature子刊:兒童期管理好體重,意義重大Nature Communications——[14.919]
① 根據UKB資料庫的標準,將兒童體型(body size)劃分為偏瘦、正常、偏胖等級;② 採用孟德爾隨機化技術分析發現,兒童時期體型每增加一個分級,1型糖尿病(T1D)的風險增加2.05倍;③ 在考慮了成年期的體型分級后,上述關聯仍有統計學意義;④ 通過薈萃分析,兒童期體型與T1D的關聯穩定存在(OR=1.94);⑤ 兒童期體型可能還與哮喘、濕疹、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存在關聯,但有些可能是通過成年期體重來介導的。
【主編評語】
基於人群的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最需要考慮的局限性即控制混雜。孟德爾隨機化分析技術為流行病學研究中實現較好的因果推斷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基於孟德爾隨機化分析,證實了兒童期的「體型」(也就是肥胖)可能增加1型糖尿病風險,並且這種關聯並不是通過成年期BMI來介導的。因此兒童期體重管理非常重要。(@Epi汪)
【原文信息】
Childhood body size directly increases type 1 diabetes risk based on a lifecours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pproach
2022-04-28, doi: 10.1038/s41467-022-29932-y
JAMA子刊:飲食質量調節兒童超重引起的心理問題JAMA Network Open——[8.483]
① 納入西班牙3772名兒童(平均9.5歲)參與者數據,其中超重/肥胖的發生率為38.4%;② 評估其飲食質量S-HEI指數,該指數越高反應飲食質量越高,採用SDQ量表評估其心理社會狀態得分;③ 對於S-HEI指數高於84.9的兒童,超重與心理社會問題的關聯性較低;④ 而S-HEI指數低於67.5的兒童,超重與心理社會問題之間的關聯性更大;⑤ 改善飲食質量可能是預防超重兒童/青少年出現心理社會問題的一種公共衛生策略。
【主編評語】
對於超重/肥胖的兒童青少年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如何對其進行干預值得研究。本研究發現,高質量的飲食或許是一個既可以調節社會心理問題,又可以控制體重的良方。(@Epi汪)
【原文信息】
Role of Diet Quality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cess Weight and Psychosocial Problems in a Large Sample of Children in Spain
2022-04-29,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2.9574
JAMA子刊:保護兒童健康,規範食品營銷措施JAMA Pediatrics——[16.193]
① 檢索並篩查相關的文獻,最終納入96篇符合主題的文章,其中80篇提取了數據進行薈萃分析,包括19372名研究對象;② 食品的營銷與攝入量、食物選擇、食物偏好等有顯著關聯;③ 但是研究之間的異質性較大,且無法通過敏感性分析解釋;④ 關於食物營銷與兒童牙齒健康和體重結局關聯的數據很少;⑤ 在上述多個關聯里,有很多證據是低/中等強度的;⑥ 制訂政策來限制兒童接觸到食品營銷,可能對兒童健康是有益的。
【主編評語】
人們普遍關注食品營銷對兒童健康的影響。然而,目前缺乏全面且包含全球證據的文獻綜述。基於此,本研究針對近十年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結果基本支持認為兒童接觸食品的營銷手段會增加其食物攝入量、食物選擇和食物偏好等。但是直接與健康相關的證據仍不足。(@Epi汪)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of Food and Nonalcoholic Beverage Marketing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ating Behaviors and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022-05-02,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22.1037
Nature子刊:孕期飲食很重要,影響2代小鼠健康Nature Communications——[14.919]
① 構建Dlk1基因座有印記的小鼠,用於跟蹤幾代小鼠的表觀遺傳學變化;② 懷孕期間暴露于高脂肪飲食會導致正常沉默的母體Dlk1在後代中持續表達,可連續影響2代,並增加體細胞差異甲基化區域的DNA甲基化;③ 在暴露組的F1代雌性卵母細胞中顯示基因和microRNA表達改變,但是DNA甲基化未觀察到變化;④ 同時在F2代Dlk1表達恢復正常水平;⑤ 孕期高脂飲食可能可以影響胎兒的表觀基因組,並持續影響2代。
【主編評語】
既往諸多流行病學證據表明孕期不健康/高脂飲食可能對胎兒的健康造成影響。但是其中的機制並不清楚。本研究通過動物實驗,證明了孕期的高脂飲食可能通過改變表觀遺傳組從而對後代健康造成影響。(@Epi汪)
【原文信息】
Epigenetic changes induced by in utero dietary challenge result in phenotypic variability in 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mice
2022-05-05, doi: 10.1038/s41467-022-30022-2
母乳餵養或許可降低嬰兒意外死亡風險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4.897]
① 分析美國1307萬餘份嬰兒數據,總體來說,嬰兒意外死亡(SUID)的發生率在0.91/1000人;② 其中非西班牙裔黑人、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的嬰兒SUID發生率最高,而西班牙裔兒童發生率最低;③ 不接受母乳餵養的嬰兒發生SUID的發生率增高0.12/1000人;④ 母乳餵養率或許可以解釋不同種族/民族之間SUID發生率的差異,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⑤ 必須解決社會或上層結構因素,以減少種族之間SUID風險的差異。
【主編評語】
本研究通過真實世界數據分析發現,接受母乳餵養的嬰幼兒發生意外死亡的風險降低,這可能是美國西班牙裔兒童意外死亡率較低的部分原因。(@Epi汪)
【原文信息】
The Role of Breastfeeding in Racial and Ethnic Disparities in Sudden Unexpected Infant Death: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13 Million Infa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2022-03-15, doi: 10.1093/aje/kwac050
暨南大學團隊:電子垃圾中鉛暴露或影響兒童腸道菌群和代謝組學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10.588]
① 納入來自汕頭貴嶼電子垃圾拆解區的兒童34名,匹配來自濠江的對照組兒童36名,檢測血鉛/尿鉛濃度,並分析糞便樣本微生物組和代謝組;② 貴嶼兒童血/尿鉛平均濃度高於對照組;③ 組學分析提示,兩組間有58種不同微生物屬和19種不同的代謝物,它們之間存在著廣泛而顯著的聯繫;④ 鉛暴露導致兩組之間的菌群、代謝物和身體發育參數存在明顯差異;⑤ 鉛暴露可能改變鞘磷脂的代謝和離子轉運;⑥ 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實鉛暴露的具體作用機制。
【主編評語】
在我國汕頭市貴嶼,有一個全國最大的電子垃圾村,曾一度被媒體關注。電子垃圾處理廠地區最大的潛在危害即重金屬暴露。本研究關注該地區的兒童腸道菌群和代謝組學的變化,分析了鉛暴露水平與之潛在的關聯。雖然這是一篇病例對照研究,並不能闡明鉛暴露與腸道菌群的因果關聯,但是對於進一步研究鉛暴露對兒童健康的影響具有重要的意義。(@Epi汪)
【原文信息】
Alterations of the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omics in children with e-waste lead exposure
2022-04-02, doi: 10.1016/j.jhazmat.2022.128842
有趣的孕期活動量數據,看看你是哪類?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5.411]
① 納入NICHD隊列中2778名單胎和169名雙胎妊娠的孕婦數據,調查其孕期活動和代謝當量(MET)的數據;② 在基線中,家庭/護理活動占MET的42%,其次是職業活動(28%),而運動的MET僅占5%;③ 在孕10-40周期間,總體活動量中位數下降了47%,無論是家庭/護理活動、職業活動還是運動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④ 非西班牙裔黑人的活動量較高,種族差異在整個孕期都存在;⑤ 初產婦的活動量明顯低於經產婦,而單胎妊娠女性活動量多於雙胞胎。
【主編評語】
經常聽到有初次懷孕的女性表示在懷孕后受到家人的「異常關心」,任何家務和體力勞動都不讓做了。也有很多研究關注孕期是否需要運動?需要多大的運動量才是健康的?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答。本研究關注了孕婦在孕期運動量的縱向變化,雖然沒有報告其與不良妊娠結局的關聯,但已經揭示了許多有趣的結果。是進一步開展研究孕期運動量研究的重要理論依據。(@Epi汪)
【原文信息】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Pregnancy: NICHD Fetal Growth Studies
2022-04-25, doi: 10.1249/MSS.0000000000002947
JAMA子刊:孕期使用的滴眼液,會不會是致流產的真兇?JAMA Ophthalmology——[7.389]
① 眼部使用前列腺素類似物(PGA)可以控制眼壓,治療疾病,但是孕期女性使用是否會增加其自然流產風險並未明確;② 納入3881名使用PGA的育齡女性,並匹配對照;③ 孕期使用PGA者自然流產發生率為10%,其中在孕90天內自然流產發生率為4.6%,這些人有多次PGA使用史;④ 而對照組自然流產發生率為7%,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⑤ 目前研究證據並不能認為孕期PGA使用會增加自然流產風險。
【主編評語】
前列腺素類藥物是目前認為最具潛力和最有效的眼局部降眼壓藥物,但是根據一些自發呈報系統的數據分析顯示,孕期使用該藥物可能增加自然流產的風險。但是這樣的結論是否正確需要進一步的隊列研究證實。本研究並沒有發現孕期使用前列腺素類藥物導致自然流產的證據。孕期女性需要使用眼局部降壓藥時,需要進一步做好利弊分析。(@Epi汪)
【原文信息】
Association of Topical Prostaglandin Analogue Use With Risk of Spontaneous Abortion
2022-04-28, doi: 10.1001/jamaophthalmol.2022.0628
女性一生的XX菌群變化規律(綜述)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7.624]
① 在女性的生命周期中,XX微環境有諸多動態變化階段,主要受荷爾蒙狀態的調節;② 女性XX微環境受到多種內在和外在因素影響,包括內源性激素水平、性活動、衛生習慣、避孕藥具、月經產品、心理壓力及行為習慣等;③ 乳酸菌在XX中可以形成生物膜,防止病原體與宿主細胞表面受體結合,也可以通過分泌抗菌代謝物保護XX菌群,包括過氧化氫、乳酸、細菌素等;④ 含有乳酸菌的XX益生菌或後生元產品或許是最有希望的XX微生態干預手段。
【主編評語】
XX微生態影響女性的健康。本綜述全面總結了女性不同階段XX菌群的特點,分析其潛在的影響因素,總結了XX微環境中最重要的乳酸桿菌在其中發揮的功能和機制,為進一步開展XX菌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Epi汪)
【原文信息】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of multifaceted changes in the vaginal microenvironment: implications in vaginal health and therapeutics
2022-03-21, doi: 10.1080/1040841X.2022.2049696
感謝本期日報的創作者:Epi汪,尹小甜
點擊閱讀過去10天的日報:
05-06 | 《柳葉刀》專刊:關注兒童青少年健康,利在千秋!
04-29 | 孕期總想吃東西,腦部神經在作祟
04-22 | 6文聚焦XX菌群,乳桿菌中也有「叛徒」?
04-15 | 兒童「性早熟」?大豆製品不背鍋!
04-08 | Cell子刊揭秘:口腔菌如何影響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