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腫瘤患者如何有效防治感染?
當前,新冠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全國疫情呈現多點散發,在威脅人民群眾健康安全時,更是給腫瘤患者帶來諸多隱患。
對於腫瘤患者,特別是進行化療的患者,因免疫系統被削弱,感染是需要特別被關注的併發症之一。這主要是因為,腫瘤本身以及化療等抗腫瘤治療方法會減少體內白細胞的數量,導致機體抵禦感染的能力下降。因此,白細胞計數低的患者發生感染的風險更高,同時也更難治療,甚至會發生致命性感染。
導致感染的病原可以是細菌、真菌,也可以是病毒以及其他微生物,發生的部位可以是身體的任何部位。
總的來說,對於腫瘤患者,在抗腫瘤治療期間和治療結束之後,都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並採取有效的措施,盡可能地降低感染風險。
● 1、經常用肥皂水徹底洗手,尤其是在進食前或如廁后。如果沒有肥皂和水,請使用液體或凝膠洗手液。
● 2、每天洗個溫水澡(不是熱水澡)、淋浴或海綿浴。不要摩擦皮膚(如搓澡),以免皮膚破損。洗完后可用毛巾輕輕拍干身體,並使用無香味的乳液、油來預防和治療皮膚乾燥、龜裂的皮膚(嘴唇可使用潤唇膏)。保護好自己的指甲,保持指甲短而乾燥,避免修指甲、修腳和人造指甲。不要挑或撕扯皮膚角質層,以免傷及皮膚。
● 3、使用電動剃鬚刀而不是剃鬚刀來防止割傷。
● 5、如果身體上有放置的導管等,務必遵醫囑對其進行清潔和護理。
● 6、每次排便后輕輕而徹底地清潔肛門。如果有痔瘡或者其他不適,在使用灌腸劑或栓劑之前,請咨詢醫生。
二、注意個人防護、避免受傷
● 1、避免去人群擁擠的地方。如果無法避免,請佩戴口罩,特別是在醫院候診室。
● 2、避免接觸患有感冒、流感、麻疹或水痘等傳染病的人(也包括Ta們接觸過的家人和朋友)。
● 3、在決定是否要接種任何疫苗時,需要提前咨詢醫生;也要了解是否應該避免最近接受過「減毒活」疫苗接種的人。
● 4、在做園藝、清理垃圾(包括體液)等類似活動時,應戴上手套。
● 5、避免進行可能會讓自己割傷、受傷或燒傷的活動。
● 6、如果有割傷或者擦傷,需要立即處理。首先,應立即在流水下沖洗傷口;然後用肥皂清洗傷口周圍的皮膚。為避免刺激,請勿在傷口上使用肥皂;如果傷口中有任何的碎屑或雜物,需要用酒精清潔過的(如不具備條件,可以用火燒)鑷子去除;如果傷口嚴重或無法清除其中的所有碎屑,應立即就醫。
● 7、對於養了寵物的患友,對此也需要跟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一般來說,在抗腫瘤治療期間,盡量避免飼養寵物。健康的寵物也可以放在身邊,但也有一些方面需要注意,如請其他人清理貓砂盆或處理動物糞便等。在此期間,不要收養新寵物,同時避免接觸可能會攜帶沙門氏菌和其他細菌的爬行動物、雞、鴨或嚙齒動物。
三、注意食品安全
● 1、處理食物前後都要徹底洗手。
● 2、用於處理食物的所有XX都應該進行消毒,包括砧板等。
● 3、水果和蔬菜在去皮或切割前用流水清洗,用乾淨的毛巾擦乾。
● 4、生食和熟食分開,任何XX、砧板、盤子或碟子一旦接觸過生肉或雞蛋,未經徹底清洗,請勿使用。
● 5、對於肉類,在食用前應確認已煮熟。
● 6、對於購買或烹飪后想要儲存的食物,應儘快或者在1小時內儲存。
● 7、應查看所有食品的保質期。如果你不確定某種食物是否可以安全食用,請將其扔掉。
● 8、在餐館吃飯和購買食物時需要注意,衛生質量需合格。避免吃自助餐和涼拌菜,如沙拉。
● 9、避免食用與食源性疾病有關的食物,包括未經高溫消毒的飲料和乳酪;生肉,例如壽司;雜貨店或便利店的預製食品;未清洗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含有生雞蛋的食物;井水,除非經過測試和/或適當煮沸。
除了用心預防感染的發生外,大家還需要能夠識別感染的跡象,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四、觀察感染跡象
● 1、體溫超過38℃,請注意,在未經醫生檢查前,請不要先使用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或任何其他類型的退燒藥物;
● 3、大汗;
● 5、排尿時有灼燒感;
● 7、XX分泌物異常或瘙癢;
● 8、身體任何部位的發紅、腫脹或壓痛,尤其是傷口、痤瘡、丘疹、靜脈導管或血管通路裝置的周圍、肛周、腰背等;
● 9、腹痛;
如果出現了以上任何情況,需要及時聯繫醫生或就診。
以上就是本期相關的內容啦。如果你關於防治感染還有更多的問題,可以評論區與我們互動,我們會邀請專業醫護團隊,為你及時解答;當然如果你有非常好的經驗或者故事,也歡迎與我們分享,這樣可以幫助到更多的患友哦~~
參考文獻
[1] https://www.lls.org/booklet/side-effect-management-reducing-your-risk-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