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孢素治療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和皮肌炎時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作者:李晶(主任醫師)
腎毒性:腎功能連續惡化和腎臟形態改變是環抱素相關腎病發生時的特徵性表現。腎臟活檢可能會發現下列改變:腎小管空泡化、腎小管微鈣化灶、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充血、小動脈病、條狀間質纖維化伴腎小管萎縮。雖然這些形態學改變缺乏特異性,但是對於診斷環抱素相關的結構性腎毒性仍是必不可少的依據。在環抱素相關腎病發病機理的研究方面,有作者稱間質纖維化與環抱素累積劑量增加或持續的高谷濃度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導致這些患者發生間質纖維化的因素中還包括灌注時間、熱缺血時間過長,以及急性毒XX等。間質纖維化的可逆性以及與腎功能的關係目前還不明確。據報道,小動脈病可在停用環孢素或降低劑量后逆轉。一旦出現腎功能減退,除了進行嚴密監測之外,還需要頻繁調整劑量。
高鉀血症:偶有個別患者出現過嚴重的高血鉀(有時合併高氯性代謝性酸中毒)和高尿酸血症。
肝毒性:通常表現為肝酶和膽紅素升高,環孢素治療的移植器官患者報告了肝毒性和肝損傷(包括膽汁淤積、黃疸、肝炎和肝衰竭)病例。大多數報告包括有明顯的合併疾病、潛在疾病和其他混淆因素,包括感染併發症及同時使用可能有肝毒性藥物。這些化驗指標在劑量下調后常可下降。
惡性腫瘤:和使用其他免疫抑製劑的患者一樣,接受環孢素治療的患者發生淋巴瘤和其他惡性腫瘤,特別是皮膚惡性腫瘤的風險會有所增加。醫生應當提醒環孢素治療患者避免過度暴露于紫外線環境。風險增加的程度可能與免疫抑制的強度和時間長短有關,和具體使用哪種藥物無關。考慮到免疫系統過度抑制帶來的感染和惡性腫瘤風險增加危害,因此應當慎用多種免疫抑製劑聯合治療方案。有些惡性腫瘤會導致患者死亡。
嚴重感染:接受包括環孢素在內的免疫抑製劑治療的患者發生細菌、病毒、真菌和原蟲感染的風險升高,包括機會性感染。這些感染可導致嚴重的,有時是致命的結局。
多瘤病毒感染:接受包括環孢素在內的免疫抑製劑治療的患者發生機會性感染的風險升高,包括多瘤病毒感染,以及多瘤病毒相關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PML)和多瘤病毒相關腎病(PVAN)病例。
神經毒性:在使用環孢素期間特別是與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聯合時可能發生神經損害,例如表現為驚厥。環孢素停葯后通常都會逆轉,有些病例只需下調劑量即可觀察到病情改善。
關注我們,可以獲得更多資料
環孢素治療頑固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和皮肌炎的具體方法及注意事項
環孢素治療頑固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和皮肌炎時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環孢素治療頑固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和皮肌炎的機制與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