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腎性尿崩症?
中醫認為,尿崩是因腎虛下元不固,或腦神等病變及腎,腎之氣化失司,水津直趨膀胱而下泄。該病是以尿多如崩,尿清如水,煩渴多飲為主要表現的腎系疾病。
該病發病以20-40歲為多,男性多於女性。起病可急可緩。
發病原因:
稟賦不足,或因腫瘤、創傷等損及腦神,病變及腎,以致腎氣虧虛,固攝失常,或腎陰腎陽虧損,腎之氣化失司,津液直趨膀胱而發尿崩。
1、津液虧虛
癥狀:尿多,口渴引飲,皮膚乾癟,眼球凹陷,神疲氣短,舌紅,苔干,脈細數無力。
2、腎陰虧虛
癥狀:尿多,五心煩熱,咽干口燥,潮熱顴紅,腰痛腰酸,眩暈耳鳴,舌紅少津,苔少色黃,脈細數。
治療:滋補腎陰、固脬止尿。
3、腎陽虧虛
癥狀:小便清長,夜尿多,畏冷肢涼,腰膝酸軟或腰痛,面色淡白,舌淡胖,苔白,脈沉遲無力。
藥方:菟絲子、五味子、肉蓯蓉、附子、肉桂、韭子、巴戟天等加減。
4、腎氣不固
癥狀:小便量多色清,或尿后餘瀝不盡,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弱。
治療:補腎固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