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和則卧不安,想要睡好,把胃養好!講一張方子,和胃助眠
《素問·逆調論》里有一句話:「胃不和卧不安」。今天我想說的話題就是睡眠和養胃之間的聯繫。
我們一定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晚上吃得太飽,胃就會不舒服,躺下怎麼也睡不著,所以大多數時候,特別是上了年紀以後,吃完晚飯都喜歡出去走走溜溜食。你想一下,正常情況下尚且如此,更不用說胃本來就不好的人了。
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
陽氣朝始生而夜半衰,到了晚上正是陽入于陰的時候,如此才能安睡。那如果說此時陰陽不交自然無法好眠,中醫養生特別講究睡「子時覺」,因為子時氣血流注膽經,陽氣開始生髮,而睡眠就成了養護陽氣最好的辦法。
陽氣為生命之本,「陽強則壽,陽衰則夭」。如果你在這個時候還無法入睡,那剛剛生髮起來的陽氣將被消耗掉,這對人體是極為不利的。
子時睡覺養生髮之機,從臟腑的角度來講也是養人的膽氣。「凡十一臟取決於膽」,若膽氣沒有生髮起來,就會影響到其他臟腑的功能。
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哪些?開頭我們講過,胃氣不和,胃氣不降,則陽不入陰。
針對此類胃不和而卧不安的情況,我今天講一張方:
半夏、茯苓、枳實、竹茹、酸棗仁,陳皮,党參,龍骨、牡蠣,甘草。水煎服。
此方對於慢性胃炎的一系列癥狀都可加減參考:噯氣、反酸、胃脹、納差、大便稀溏或者便秘等癥狀。
半夏、茯苓、枳實、竹茹、陳皮,用來化痰除濕,茯苓和党參,用來健脾益氣,扶正固本。竹茹和半夏,用來降逆,使得胃氣和順下行。
龍骨和牡蠣,重鎮安神。酸棗仁,養心安神。陳皮和枳實配合,則可以行氣消脹。
最後用歸芍異功散,取異功散健脾和胃除濕之效,以及當歸和白芍的養血之效,健中焦而養心神。
其實大多時候啊,我們在失眠的時候還是慣有的思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很少會想到是胃的問題,但事實上,養胃和胃對於睡眠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只要辨證得當,可以有效改善。
好了今天就講這麼多吧,方子還是那句話,不要盲目用,需要咨詢的可以留言說說,我給你解答。@中醫孫彥琴
#中醫胃炎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