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胃腸鏡檢查需求上升,醫生提醒:做無痛胃腸鏡要記住這4件事
胡大娘已經52歲了,雖年過半百,但她的身體一直都保持得還不錯,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問題。雖然,她們單位每年都會統一組織體檢,但大多都是一些常規的項目。經常看科普知識的她,覺得這個年齡應該去做一次胃腸檢查。但是她又害怕胃腸鏡檢查帶來的不適感,於是就這樣猶豫了三年的時間。
近期,她感到十分害怕,因為自己總有大便不盡的感覺。就在網上查詢了一些相關資料后,發現現在無痛胃腸鏡已經普及,於是終於下定決心去做胃腸鏡檢查。做完檢查后,胡大娘也並沒有任何不適感。
最後檢查結果顯示,胡大娘是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目前來看並不是很嚴重,但平時要多注意生活習慣否則可能會有癌變的機會。聽到醫生的話,胡大娘真是後悔為什麼自己沒有早點來做檢查 。
胃腸鏡不僅是診斷消化道疾病的金標準,更是篩查早期腸胃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很多人都會像胡大娘那樣,雖然知道定期的胃腸鏡檢查十分重要,但同時又因怕胃腸鏡檢查會帶來痛苦而不願去做。
其實這些都是比較落後的觀點了,因為現在無痛胃腸鏡已經得到普及。這種檢查方式不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也縮短了檢查的時間,簡直就是怕疼患者的福音。雖然我們都聽過無痛胃腸鏡,但卻不了解它具體是什麼情況?做檢查時又要注意哪些事情?接下來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無痛胃腸鏡是什麼?與普通胃腸鏡有什麼區別?無痛胃鏡和腸鏡檢查,就是在內鏡檢查的過程中,通過全麻的方式,讓患者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完成檢查。一般檢查結束后,患者很快就會蘇醒,也不會出現明顯的身體不適,而且對檢查過程也沒有十分痛苦的記憶。現在,無痛腸鏡是大多數人們的首選。
無痛胃腸鏡是一種新的技術。與普通胃腸鏡相比,它最大的區別就是有麻醉師的參與。所以它不僅可以降低患者的恐懼心理,提高病人的耐受性,而且也比普通胃腸鏡的檢查耗時更短。整個過程大約只需要5~15分鐘就可完成,檢查和治療后的恢復速度也比較快。
但也正是因為麻醉的關係,所以它比普通腸胃鏡要稍麻煩一些。術前檢查做得較多,除了要做普通的心電圖監測和常規檢查外,它還需要麻醉師進行相應的評估,看患者是否能夠滿足給予麻醉劑的條件。
同時,患者需要注意的事情也更多,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這裡提醒大家,做無痛胃腸鏡一定要記住這幾件事,接下來我將從檢查前以及檢查后這兩個方面分別向大家介紹。
無痛胃腸鏡檢查前,下面這4件事需要你注意首先最重要的是,檢查前要做好篩查,降低風險。無痛腸胃鏡實際上是一種全麻狀態下的檢查,因為使用了麻醉藥物,所以完善術前檢查就顯得十分重要。
患者需要在檢查前如實告知自己的病史、飲酒史等方面的信息。雖然在檢查過程中患者處於睡眠狀態,但也會有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呼吸抑制的可能。所以進行詳細的術前檢查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評估麻醉風險,判斷患者是否適合做無痛胃腸鏡檢查。
而且,胃腸鏡屬於侵入性操作,診療周期較短,診室也是重複使用的。所以,為了保護患者不會產生交叉感染,一般也會要求患者在檢查前進行「快檢四項」,包括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篩查等。
其次,在檢查前要嚴格禁食,以免在檢查過程中因嘔吐物而出現窒息現象。為保證檢查的順利進行,在做檢查的前1~2天要注意控制飲食。盡量吃半流質或者是全流質的食物,如稀飯、麵條等。切記不要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而且,患者在檢查前也要禁食至少6小時,禁飲至少2小時,方便進行檢查。
最後,在進行腸鏡檢查的前一天,需要服用緩瀉劑促進排便。需要患者將大便排成清水樣,因為這樣才能將腸道內的糞便清理乾淨,方便醫生檢查,不會因此而影響檢查結果。如果大便未排成清水樣,則需要繼續飲用涼白開或者是涼白糖水,促進腸胃蠕動,達到排便目的。
除了上述這三點檢查前需要注意的事情外,還有一點也比較重要,那就是在檢查時一定要有家屬陪同。因為在做完檢查后,患者可能會出現短時間的頭暈癥狀,如果遇到簽字、繳費等情況,患者沒有辦法自己處理。建議由家屬陪同,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再離開醫院。
無痛胃腸鏡檢查后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項一般情況下,在做完胃腸鏡檢查后建議大家禁食2~4小時,然後再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逐漸給予半流質、流質食品,直至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但也要切記短期內不能吃辛辣、油膩等食物。
如果在檢查后出現腹脹等癥狀,大多都是因為在檢查時往胃腸道注氣有關,不要過於擔心,在排氣后即可得到緩解。如果發生腹痛,則應該及時向主治醫生咨詢,並進行相應的處理。
同時,在檢查后也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在做完檢查后的24小時內不要自己開車或進行劇烈運動。
雖然無痛胃腸鏡檢查的需求現在已經越來越高,很多人都會為了避免「受罪」而選擇這種方式。但其實,這並不是適合所有人,以下這幾類人就不建議做無痛胃腸鏡檢查。
無痛胃腸鏡雖好,但以下這3類人最好別做❶患有重症疾病的人
對於有嚴重心臟病,特別是有肺動脈高壓、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來說,他們都不適合做無痛胃腸鏡。因為麻醉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作用和循環作用,容易導致心臟病患者心功能失代償或者是突發冠心病,可能給患者帶來健康隱患。
另外,存在嚴重呼吸功能障礙的患者也不能進行檢查。因為在檢查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窒息的情況。除此之外,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腸梗阻的患者,也不能進行無痛胃腸鏡檢查。因為胃腸鏡檢查需要向患者體內注入空氣,因此會增加胃腸壓力,可能會加重原有病情。
所以,患有重症疾病的人群,一定要先提前咨詢醫生,做好各項檢查,待醫生評估后再做出決定。
肝腎功能已經損壞的患者不能隨意做無痛胃鏡。因為不管通過口服或是注XX麻醉的方式,都需要通過我們的肝腎來分解毒素,排出毒素,避免藥物停留在體內影響身體代謝,出現器官功能紊亂的問題。而如果這類患者做無痛胃腸鏡的話,就容易加重肝腎負擔,造成對肝腎更嚴重的損害。
❸氣管異常的人
在檢查的過程中,一部分胃液和胃內容物可能會流入肺部,發生反流的情況。如果氣管出現問題的話,就容易影響氣體交換,進而導致身體缺氧,最嚴重的是可能會窒息,這會帶來致命的危險。
目前,國際上的主流觀點認為,對於普通人而言,無論是否有癥狀,45~50歲應該進行一次胃腸鏡檢查。如果做過後沒有檢查出什麼大問題的話,三到五年再進行一次檢查就可以。
但是,對於以下這些人來說,需要至少每年都做一次胃腸鏡檢查。因為這些人可能患有胃腸疾病的幾率較大,只有做好定期檢查,才能夠做到科學的防治,避免出現更大的危害。
延伸閱讀:哪些人必須要做胃腸鏡檢查對於之前有胃病史的人必須要定期做胃腸鏡檢查,尤其是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極有可能會發生癌變。定期做好胃鏡檢查就能夠及時地進行處理,防止進一步危害身體健康。
其次,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也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還會誘發多種疾病。尤其是長期飲酒或者是長期食用高鹽、高脂肪的人,必須要定期的胃腸鏡檢查。
如果平時經常出現一些消化道異常的問題,比如腹瀉、便秘、腹痛等各種異常情況,也應該及時地進行胃腸鏡檢查,排除疾病惡變的可能。尤其是經常拉黑便的人,就要警惕胃部疾病的發生,更要定期做好胃腸鏡檢查,及時醫治,避免胃癌的出現。
最後,若是家族中有出現大腸息肉或者大腸癌的人群,也要定期進行胃腸鏡檢查。特別是大腸腺瘤XX肉人群的後代,應該每年都進行一次檢查。因為這類疾病具有很強的遺傳因素,通過定期的檢查則可以將疾病扼殺在搖籃中。
總結:總的來說,雖然無痛胃腸鏡是在人麻醉狀態下進行的檢查,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除上述說到的這幾類不適合的人群以外,還要注意如果是兒童和老年人要做無痛胃腸鏡的話,也需要專業醫生經過評估,然後再進行決定。
而且無痛胃腸鏡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但這種風險屬於可控範圍內。所以,在選擇醫院和醫生的時候要仔細挑選。專業熟練的醫生能夠降低手術風險,也可以提高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除此之外,還要特別注意不管是檢查前還是檢查后都有一些事情需要我們關注,不能隨意將它忽略掉。
【參考文獻】
[1] 項斌, 夏惠治, 劉鵬飛,等. 無痛胃腸鏡臨床應用的效果觀察[J].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誌, 2008, 011(011):1725-1726.
[2] 杜曉歡, 姚茹, 姜莉. 無痛胃鏡檢查護理及注意事項[J]. 中國葯業, 2012, 21(A01):2.
[3] 魯春剛, 唐宏偉. 無痛胃腸鏡檢查的臨床應用[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4] 彭和枚, 肖湘. 常規和無痛胃腸鏡檢查安全性研究[J]. 中國當代醫藥, 2012, 1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