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屬中醫「石淋」範疇,推薦2個食療方,清熱化石,通淋利尿
中醫認為,腎結石的病因和發病機理是多方面的:其一為外邪所傷、外感風邪、濕熱化火,或濕熱蘊結腎與膀胱,引起熱淋、血淋;其二為情志所傷,七情過激皆可化火,火熱傷陰,腎損陰傷而致陰虛火旺,形成腎之陰陽失衡;其三是飲食所傷,飲食不節則可傷脾敗胃,脾虛水濕內停,濕郁化熱,蘊積下焦,耗傷陰液而發病;其四為房勞所傷,XX不節,損傷腎氣及精血。
腎結石屬中醫「砂淋」及「石淋」範疇。腎結石是以濕熱蘊結為標、腎虛為本的表實本虛之證, 其治療常以清熱利濕、化石排石、利尿通淋、補益腎氣兼以活血化瘀為治療原則。
原料:雞內金、黑木耳各30克,鴨肥100克,竹筍200克,紹酒、蔥各20克,姜10克,素油50克。
製法:將竹筍洗凈切片,雞內金研成細粉,雞肫切片,黑木耳去蒂,蔥切段,姜切片。將油放入炒鍋內,燒至六成 熟,加入蔥、姜繼續炒,聞到味香放入鴨肫、竹筍、木耳及紹酒,食鹽少許,炒熟后加入雞內金粉炒勻。
用法:每日1次,當佐餐食用。
功效:消食積,通石淋。
紅棗苡仁魚翅湯
原料:紅棗10顆,苡仁、蓮子各30克,魚翅50克。
製法:將魚翅發透、洗凈,撕成絲狀;苡仁洗凈,蓮子去心,紅棗去核。將蓮子、苡仁、紅棗先燉,加水500毫升,燉約30分鐘,加入魚翅,再燉20分鐘即成。
用法:每日1次,單食。
功效:補益氣血,通淋利尿。
中醫藥在治療腎結石方面有獨特優勢。對於結石直徑<1 cm、尿路梗阻不明顯的患者,中醫藥治療不僅能避免排石手術對腎髒的損傷,還能保護腎功能,促進腎積水的吸收。中醫藥的運用可以貫穿在結石治療的各個階段,而且與現代西醫治療方法相結合,可以優勢互補,療效明顯。但出現相關癥狀,還應及時于專科進行診治,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用藥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
免責聲明:文中食療方因人而異,僅供參考!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