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漏尿」護理
患者86歲,因突發言語不能、左側肢體無力2小時以「腦出血」入院,患者既往體健,無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者昏迷狀態,雙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4mm,光反應消失,四肢肌力1級,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頭顱無畸形,胸廓無畸形,聽診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乾濕羅音。心臟聽診無異常,脊柱四肢無畸形。患者自發病未有尿液排出,觸診膀胱充盈,立即給予患者留置導尿,予患者首次XX600ml,導尿管引流通暢,給予患者持續導尿,遵醫囑輸液治療。患者住院5天後,協助患者翻身時,發現患者「尿床」,觀察患者尿管內尿液呈渾濁狀,考慮管路堵塞出現了尿管漏尿現象。遵醫囑給予患者首次應用生理鹽水100ml膀胱沖洗,沖洗完畢後放出大量絮狀物尿液,再次給予患者應用生理鹽水100ml沖洗,尿液呈澄清狀,間斷沖洗兩天後,患者未再漏尿。
臨床工作中,不乏出現老年患者漏尿現象,老年患者為何容易出現漏尿現象呢?老年患者由於生理退化可出現排尿困難和尿失禁問題,長期留置尿管可保持尿路通暢、XX清潔、觀察尿量尿色,但是漏尿問題尤為突出,從而導致XX部位發生大片紅斑、丘疹,嚴重時會發生糜爛滲液,患者又癢又痛,不僅增加護理工作量,也會給患者帶來身體、精神一系列問題。
老年患者長期留置尿管出現漏尿的原因分析:①老年人生理退化性改變,是老年患者漏尿的主要原因,如:XX口括約肌鬆弛、便秘導致膀胱壓力一過性增高、膀胱彈性變差,前列腺增生及慢性炎症等。
②導尿管引流管不暢,導尿管固定不當、扭曲、反折;尿路感染,尿管堵塞發生漏尿。
③導尿管型號選擇錯誤,患者因為導尿管過細導致漏尿,給予患者更換型號較大的導尿管后漏尿問題可解決。
④氣囊內注水過少,患者因操作護士經驗不足,氣囊內生理鹽水注入過少,導尿管滑脫導致尿液漏出,給予患者重新留置尿管,並按規範向氣囊注入10ml生理鹽水。
⑤膀胱痙攣,因氣囊與膀胱壁直接接觸,嵌頓在膀胱頸部,刺激膀胱肌肉引起強烈收縮,XX內括約肌全膀胱頸開放引起漏尿。
老年患者長期留置尿管漏尿后出現XX皮膚問題護理措施:①保持XX部皮膚清潔乾燥,避免讓患者XX部皮膚長時間浸潤尿液中,每次漏尿后都要清洗腹股溝及XX部,洗后給予患者用棉毛巾吸干,讓患者XX部皮膚暴露在空氣中。
②對於XX部皮膚輕症患者,可塗抹香油或者嬰幼兒護臀膏,讓皮膚表面形成油性保護膜,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促進新陳代謝維持細胞正常功能,使皮膚吸收足夠營養,可加速治愈。
③XX部位皮膚問題較重者,除對於發紅皮膚和丘疹、水皰的部位給予上述護理方法外,對於糜爛、膿皰或磨破部位皮膚用碘伏消毒局部,暴露待干,遵醫囑給予應用消炎類軟膏塗抹,起到殺菌、抑菌作用。
④物理療法:應用紅外線照XX。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當它通過放XX方式輻XX到物體時,被物體吸收的輻XX能傳遞給物體內的原子、分子等粒子,使這些粒子發生不規則運動,紅外線照XX后可使皮膚和皮膚下的組織溫度增高,消除局部微循環障礙,加速血流,增加局部供養及營養量,可促進組織的修復、再生及水分滲出的吸收。照XX過程中應防止紅外線的熱效應對皮膚灼傷,當病人局部皮膚灼熱時可及時調節照XX距離。
健康宣教:做好心理護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與患者家屬和神志清楚的患者說明皮膚情況、易發生的問題、採取的護理措施,爭取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和配合,並讓其主動參與護理活動。
小結老年患者長期留置尿管漏尿導致的XX問題,需要護理人員加強工作責任心,做到「未雨綢繆」,及早正確評估易發問題和危險因素,對出現的「預警信號」要及時查找原因,對症精心護理,可有效預防患者皮膚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蔣雅媛,置氣囊導尿漏尿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古林醫學,2009.30(14):1444-1445
[2]樊巧榮,氣囊導尿管滑尿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中國中醫藥現在遠程教育,2010,8(16):86-87
[3] 任仁安。中藥鑒定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353
[4]裴憲武,王坤正,陳君長,等,紫草油對創面組織修復及bFGFmR-NA表達的影響 [J],中國中西醫 合雜誌,2005,25(10):89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