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女孩頻繁挖鼻孔致感染:這些孩子常做的小動作,可能會致命
大家好,這裡是阿呆爸育兒。
一個看似平常的事情,為什麼會引起廣泛關注呢?當我點開這則熱搜后,發現一切並不簡單。
你知道嗎?挖鼻孔會有可能讓你丟了性命!
這不是危言聳聽。
最近,深圳人民醫院就收治了一個15歲的女孩。女孩是挖鼻孔重度愛好者,沒事兒就喜歡把手指往鼻孔里戳。某天醒來后,女孩覺得鼻子里又痛又癢,用手一摸才發現裡面長了個大膿包。
女孩以為是鼻子里長了痘痘,就把它擠爆了。本想著過幾天就會好,誰知道沒過多久,她就開始高燒不退。第二天,女孩的一側臉還腫了起來,眼睛也腫得睜不開。
家人們忙把女孩送進醫院,經醫生診斷,女孩鼻子里的膿包不是痘痘,而是因為頻繁挖鼻孔形成的鼻前庭癤腫。由於女孩的暴力擠壓,導致膿液逆行入顱,造成了顱內感染,最終讓她患上了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
據醫生說,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非常嚴重,如果治療不及時,輕則失明,重則連小命都丟了!
真沒想到,一個挖鼻孔的小動作,居然能有這麼嚴重的危害。
其實,除了挖鼻孔,生活中還有很多孩子愛做的小動作都有可能帶來身體上的傷害,嚴重的還會致命!
01.
擠痘痘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會長痘痘。每次一看到臉上有痘,就控制不住身體里的洪荒之力,想要擠爆它。
殊不知,擠痘痘這一行為,看似微不足道,實則是在玩命。
在網上隨手一搜便能發現,這樣的新聞可謂屢見不鮮。
寧波19歲女孩因為擠痘痘引發顱內感染:
長沙一男子用手擠痘痘,險些丟命:
為什麼擠痘痘這麼危險?
這是因為,大多數痘痘都存在大量細菌,把痘痘擠爆,就等於幫助細菌擴大感染範圍,加重感染的嚴重程度。
一旦皮膚的損害程度加劇,就容易留下痘印、痘坑,整張臉變得坑坑窪窪。
而如果是在臉部的「危險三角區」內擠痘痘,還可能會危及生命安全。
這個區域的靜脈血管相當豐富,「交通」發達,血液可以通過血管系統到達身體的任何地方。最重要的是,這個區域的血管和顱內血管有交叉,一旦發生感染,就特別容易誘發顱內感染。顱內感染若是沒有及時控制,就會危及生命!
因此,「危險三角區」里的痘痘碰不得!
02.
摳肚臍眼
摳肚臍眼也是不少孩子愛乾的事兒,還有些「手欠」的孩子,喜歡用牙籤、鉛筆等各種各樣的東西,挑肚臍眼。
殊不知這一小動作,也很危險。
一來,肚臍眼非常薄,摳破皮是分分鐘的事兒。
二來,肚臍眼又是藏污納垢的地方,囤積著各種各樣的灰塵、雜質、人體分泌的汗液等等,是細菌生長的溫床。
曾有研究者對人體肚臍眼的細菌進行採樣檢測,結果在60個樣本里,竟然發現了多達2000多個菌種,其中還包括一些罕見的古細菌。
一旦把肚臍眼摳破,細菌就會長驅直入,XX人體。
再加上孩子的免疫力本來就弱,更容易導致感染髮炎。
03.
咬手指甲
很多孩子在看電視或者睡覺前,都喜歡咬手指。
原本整整齊齊的指甲,愣是給孩子啃得禿禿的。
一些家長覺得,咬手指甲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孩子大了自然也就不咬的。殊不知,咬手指甲的危害也不少。
孩子的手指本來就比成人更容易長倒刺,如果經常咬手指,則會讓倒刺更難愈合。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甲溝炎。
所謂甲溝炎,就是手指甲刺進肉里,造成炎症,嚴重的甚至會紅腫流膿。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十指連心,足以讓人痛不欲生。
另一方面,咬手指甲也會影響孩子的顏值。
這是因為,孩子正在生長發育階段,無論是牙齒、口腔還是面部骨骼都還沒定型。而長期咬手指甲,則有可能造成牙齒髮育變形,進而影響面部骨骼的整體輪廓,造成牙齒不齊、下頜突出等問題,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孩子的顏值。
另外,手指甲也是藏污納垢的好地方,裡頭滋生著各種細菌。孩子年紀小,又喜歡亂摸亂碰,萬一摸了髒東西再往嘴巴放,就容易病從口入,造成消化道感染。
04.
不恰當地掏耳朵
掏耳朵,別說孩子喜歡,大人也喜歡。
據說上個世紀20年代,棉簽的問世,其中一大用處就是來清潔嬰兒的耳朵。
可殊不知,不恰當地掏耳朵,也有可能致命。
曾有新聞報道,一名澳大利亞的媽媽因為用棉簽掏耳朵,造成了顱內感染。雖然最終通過手術保住了性命,但她的左耳遭到了永久性損害,需要終生佩戴助聽器。
無獨有偶。一名英國男子,也因為掏耳朵,患上了壞死性外耳炎。這種疾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就可能造成大出血、腦膜炎、腦膿腫等問題。
為什麼掏個耳朵,後果這麼嚴重?
罪魁禍首,就是用於掏耳朵的棉簽!
經過醫生檢查發現,這兩位患者的耳朵里都有一小撮棉花,棉花在耳朵內反覆感染,最終蔓延到了大腦。
醫生表示,相對耳勺來說,用棉簽掏耳朵的行為更危險。
這是因為棉簽上的棉花容易脫落,掉在耳朵里就拿不出來了。而且,棉簽也會把耳屎推向耳朵深處,而耳屎中的細菌就會在耳朵里堆積起來,最終導致感染。
根據CNN報道,美國每天大約有34名兒童因為用棉簽清理耳朵導致受傷被送進醫院。
那麼,用棉簽不行,用耳勺行不行呢?
最好也不要。孩子的耳道又小又淺,一不小心耳勺就會傷到鼓膜或者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
根據深圳市兒童醫院門診數據統計,每年患耳道感染疾病的孩子,六成以上都是因掏耳朵不當引起的。
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還是盡量不要自行給孩子掏耳朵,更要禁止孩子自己掏耳朵。
其實,大多數耳屎都是可以自行排出的,不需要刻意去掏。即使是耳屎太多,癢得難受,也要到正規醫院找耳鼻喉科醫生處理。
05.
孩子感冒了,免不了需要擤鼻涕。
但一個小小的擤鼻涕動作,如果做錯了,也可能有嚴重的後果。
《人民日報》就曾發表過文章:不正確擤鼻涕可能會傷耳,嚴重者還會引發中耳炎。
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在於,鼻子和我們的五官都是連通的,而且還處於一個「運輸樞紐」的位置。如果擤鼻涕的方式不當,就可能讓其他部位受傷害。
那麼,怎樣擤鼻涕才是正確的呢?
方法就是:不要兩邊一起擤,而是要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由另一側將鼻涕向外擤出。如果在擤鼻涕時,出現耳鳴、腦子嗡嗡的感覺,就說明擤鼻涕的方式錯了。
寫在最後:
孩子的健康無小事。很多時候,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能帶來很大的危害。
以上這些壞習慣,你家孩子有中招的嗎?
如果中招,一記得定要督促孩子改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