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酸痛常抽筋,還在補鈣?兩味葯養筋、止痛、補肝血
現在的人啊年紀輕輕身體就出現了一堆問題,腰酸背痛已經是習以為常,年紀不大卻連彎腰系鞋帶都很困難;頸椎病、肩周炎也折磨得人抬不起胳膊,低不下頭;早、晚得跟人家去跳廣場舞也能讓腿抽筋,這時候人們往往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是不是缺鈣了?吃了一段時間的鈣片效果又不明顯,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劉醫生就幫助大家正確參考用兩味葯去緩解關節酸痛常抽筋的現狀。
中醫認為,肝有藏血,主筋的生理功能,它這意思是說人體關節能不能靈活運動,依賴於身體肌腱和筋膜的帶動。如果我們的筋脈鬆弛、伸縮有度,那我們全身的肌肉關節也就可以活動自如。但這個的前提是筋脈必須要有充分的營養才行,而這個養分又需要我們的肝臟來提供。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我們的筋脈就類似於一個轉動軸,肝血就是潤滑油的效果。如果一個人肝臟功能特別好,肝血足夠充盈,那麼他的身體肌腱和韌帶等組織就能得到充足的濡養,這時候人體就會變得強壯有力,行動也會靈活自如。反過來說如果肝血供養不上,使筋膜得不到充足的肝血滋養,那就會出現關節酸痛,筋脈拘攣,肢體麻木、屈伸不利、抽筋等癥狀特點。
那麼我們又要如何滋補肝血呢?今天劉醫生就跟大家分享一個「去杖湯」,就是喝了可以不用拐杖的意思。它這裡面就只有兩味葯,芍藥和甘草。其中白芍酸苦,入肝經發揮柔肝止痛,養血斂陰,抑制肝陽的效果;甘草性平,起到一個補中益氣,瀉火解毒,潤肺去痰,緩急止痛,緩和藥性的作用。二葯配合使用,可以化陰,就可以對肝血不足,筋脈失養導致的關節酸痛常抽筋有很好的緩解效果。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了,大家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