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尿急、攝護腺炎,補虛、祛邪雙管齊下,1月愈
王先生,43歲,主訴前列腺炎2年。
刻下症見:尿頻、尿急、尿不盡,少腹、XX 脹痛不適;頭暈神疲,腰膝酸冷,伴見萎泄,四肢乏力。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澀。
處方:菟絲子,鹿銜草,制首烏,延胡索,三七,浙貝母,川牛膝,合歡皮,車前子,敗醬草,薏苡仁,萆薢。
葯進14劑,尿急、尿頻感大減,XX不適減輕。原方續進14劑,諸症消失,此證告愈。
中醫將前列腺炎分為不同證型,腎虛、濕熱、血瘀為主要本病病機,其中以腎虛為本。
眾多醫家認為慢性前列腺炎乃本虛標實之證,本虛主要為脾腎虧虛,標實主要是濕熱毒邪、瘀血阻絡。
在慢性前列腺炎中醫證型分佈中,腎虛血瘀證最多,病情纏綿,久治難愈,最終入絡入血,久病傷正,正氣虛則血運無力,脈絡瘀阻。
臨證當抓住腎虛血瘀的主要病機,在補腎的基礎上,注重活血通絡。治則以通補兼施為準則,從補腎活血、清熱利濕立法。
方中鹿銜草,性溫,味苦,補虛益腎,祛風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善入血分,補中有泄;菟絲子性溫,味甘,功在滋補肝腎,XX縮尿,強於壯陽滋陰。
菟絲子、鹿銜草共為君葯,既能補腎,又兼顧活血,切中主要病機,對於前列腺炎病程長者,久病致虛致瘀尤為適合。
制何首烏,補血滋陰,生津潤燥,補真陰之耗損,陰中求陽;延胡索則理氣止痛,活血散瘀。
浙貝母軟堅散結,三七活血化瘀,川牛膝強於活血通經,利尿通淋,又是引經之葯,直達病所;諸葯合用以加強君葯補肝腎、通經絡等功效。
合歡皮活血消腫,又解郁安神,緩解焦慮;車前子、敗醬草、萆薢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薏苡仁健脾除濕,合用可健脾固護中焦,又有清熱利濕之功。
諸葯合用補腎活血、清熱利濕、通補兼施,以通為用,以補為和,祛邪而不傷正,適用於慢性前列腺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