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評估工具的應用效果比較
兩種十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評估工具在社區老年人群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摘要】 目的 比較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發病危險評估模型和基於中國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 China-PAR)風險評估模型在社區老年人群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採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0年5—8月在江蘇省鎮江市大市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黎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健康體檢的老年人為調查對象。採用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對其進行調查,採用10年ASCVD發病危險評估模型和China-PAR風險評估模型評估其ASCVD風險。 結果 共發放問卷900份,回收有效問卷864份,有效回收率為96.0%。 864例社區老年人中,男359例( 41.6%),女505例( 58.4%);吸煙169例( 19.6%),飲酒130例( 15.0%),超重或肥胖473例( 54.7%),高血壓476例( 55.1%),高脂血症293例( 33.9%),糖尿病194例( 22.5%),代謝綜合征( MS) 469例( 54.3%),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險因素個數≥ 3個242例( 28.0%)。兩種10年ASCVD發病風險評估工具評估結果的Kappa值為0.401。 China-PAR風險評估模型評估的ASCVD高危老年人占比高於10年ASCVD發病危險評估模型評估的ASCVD高危老年人占比( P< 0.05)。 10年ASCVD發病危險評估模型評估的ASCVD低中危老年人中男性、 75~80歲者、有高血壓者占比高於China-PAR風險評估模型評估的ASCVD低中危老年人, 65~69歲者占比低於China-PAR風險評估模型評估的ASCVD低中危老年人( P< 0.05)。 10年ASCVD發病危險評估模型評估的ASCVD高危老年人中女性、 65~69歲者、有糖尿病者、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險因素個數≥ 3個者占比高於China-PAR風險評估模型評估的ASCVD高危老年人, 75~80歲者占比低於China-PAR風險評估模型評估的ASCVD高危老年人( P< 0.05)。 結論 社區老年人群10年ASCVD發病風險中高危者檢出率較高, 10年ASCVD發病危險評估模型與China-PAR風險評估模型預測結果一致性一般,用於ASCVD風險評估時,應充分考慮兩種工具的特點,其中China-PAR風險評估模型可識別出更多的ASCVD高危人群。
【關鍵詞】 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老年人;社區; 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病危險評估模型;China-PAR風險評估模型
【中圖分類號】 R 54 【文獻標識碼】 A DOI: 10.12114/j.issn.1008-5971.2022.00.156
本文來源:尹海寧,張文傑.兩種十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評估工具在社區老年人群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誌, 2022, 30( 6): 84-88, 93.
原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