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余某某,男歲。
胃痛十余年。曾多次檢查為十二指腸球部經中曾服用過奧美拉唑膠囊,雷貝拉唑膠囊,枸櫞酸泌鉀,還有胃三聯,胃四聯,還有健脾益氣的中藥效果均不明顯。近兩個月來癥狀明顯加重,反酸,燒心,胃中嘈雜,服用碳酸氫鈉后能稍微緩解些,尤其是飢餓是吞酸更明顯。食后能減輕。
后經人介紹來我院中醫科門診求治。
刻下,胃脘部自覺胃寒喜暖,午後有時候胃痛,夜間較重,呃逆,噯氣,口乾,口渴,不欲飲食水,食慾不振,大便不調,小便正常,舌質紅,苔膩,白微黃,脈沉弦。
此中醫認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屬於脾胃虛寒,中陽不運,尾氣困頓,素有肝氣太旺,木克土。故吞酸燒心,引起諸症。
此例屬虛寒兼肝熱乘脾,故當疏肝理氣,調和寒熱為法。
處方,
生代赭石先煎,旋覆花包煎,嫩桂枝,杭白芍,制吳茱萸,川黃連,生薑片,法半夏,雲茯苓,陽春砂後下,高良姜,煅瓦楞子,烏賊骨,炒川楝子,醋元胡索。
五劑水煎服。
五天後複診。
患者自訴,葯后燒心,反酸明顯好轉。胃脘脹悶不適減輕,呃逆噯氣好轉,就是口苦效果不大。
守上方,去生薑片,
增淡竹茹,北柴胡,炒麥芽。
生代赭石先煎,旋覆花包煎,嫩桂枝,杭白芍,制吳茱萸,川黃連,法半夏,雲茯苓,陽春砂後下,高良姜,煅瓦楞子,烏賊骨,炒川楝子,醋元胡索,淡竹茹,北柴胡,炒麥芽。
七劑水煎服。
一周后複診。
患者自訴,葯后癥狀大減,飲食稍微多一點,仍有腹脹,口苦減輕,呃逆噯氣好轉,白天胃痛基本緩解,唯有空腹夜間仍有疼痛,偶有吞酸,舌質紅,苔薄黃,脈沉弦。
此屬寒熱平調,肝胃和暢,但脾胃虛弱。
增加健脾消食之葯。
處方,生代赭石先煎,嫩桂枝,杭白芍,麥門冬,陽春砂後下,生白朮,制吳茱萸,川黃連,高良姜,制沒藥,烏賊骨,醋元胡索,潞党參,雲茯苓,炒麥芽,炒谷芽,六神曲,炙甘草。
七劑水煎服。
一周后複診,
患者自訴,葯后夜間空腹痛大減,吞酸燒心近止,飲食增加,諸症緩解,守上方繼續鞏固半個月諸症消失。臨床告愈。